高考复习专题训练应该早动手

作者:朱常圣  时间:2007/11/3 7:08: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03
  一、因看不到考生试卷,无法对我校考生考况作科学准确的分析,唯将这张湖南省级评卷统计表权当说话依据
  题号 内容 满分值 人均分 得分率 得分率排序
  第I卷  48 24.14 50.3%
  一(1-5) 语言知识及运用 15 7.86 52.4% 4
  二(6-9) 科学类现代文阅读 12 7.83 65.3% 3
  三(7-14) 文言文阅读 21 8.45 40.2% 7
  第Ⅱ卷  102 63.41 62.2% 
  四(15-16)  11 5.16 46.9% 5
  15 古诗词欣赏 5 1.95 39.0% 
  16 古诗文默写 6 3.21 53.5% 
  五(17-20)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 17 7.4 43.5% 6
  六(21) 文学类现代文赏析 14 9.82 70.1% 1
  七(22) 作文 60 41.03 68.4% 2
  语言基础  90 46.52 51.7% 
  全卷 总分 150 87.55 56.2% 
  二 对我校2007年高三语文备考的回顾
  我校2007年高三语文备考运用的是传统的的“双线并行,三轮推进”模式.
  双线并行,一是指学好教材的几个重要单元(古诗文单元),其他单元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第5册的一二三四单元,第六册的一二三单元);二是指在学习新课文同时,有计划的对高考考点分块复习训练,要求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三轮推进,指的是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四个月.将语文按“语言知识与应用、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五大板块进行滚动式复习.
  第二阶段,三个月.进行综合练习,专项补缺,精选一批模拟试卷,针对同学们练习中出现的盲点、弱点、做专题的强化训练 . 
  第三阶段 , 考前一个月.  查漏补缺,融会贯通,作好考前的调节和准备.
  这是一种多次经过检验的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优秀模式,但我们实践起来,却显得较为吃力,总觉得时间不够,总觉得学生没掌握,加上月考模考,常常手忙脚乱.结果,考试成绩在省平均分87.55之下.因此,我们无颜高谈经验,只能悄悄低头躬身自省了.
  三、2007年高考备考对于新课程新教材语文教学的启迪:专题训练应该早动手.
  我们在将知识分块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发现:学生积累的太少了,诸如表达方式类型、修辞类型、短语类型、病句类型、诗歌类型、艺术手法等基本知识几乎都要从头学起,另外英语老师常在耳边嚷嚷:“你们语文老师怎么教的?学生句子成分都不知道!”难怪四个月的第一轮复习是那样的吃力,原来要补的东西太多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看最好的是:把这些专题知识分解在高一高二时训练.这样就为高三争取了更多的强化训练和查漏补缺的时间.学校可用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作为强化专题分期训练的指挥棒.
  1、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落实在平时.引导学生自学每一个模块教材中的生字词语,注意习惯养成和用考试比赛刺激;成语积累运用和辨识修改病句力争两周一练习; 词语的选择、修辞的使用也每两周专门训练一次.
  2、阅读教学,学每篇课文,都要先安排一课时让学生做自学作业或者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艺术手法;第二课时再点拨释疑或者指导学生理解的享受的朗诵课文,或者请同学任选一个角度评价课文.钻进去评价思想情感、人事本身,跳出来评价谋篇布局和表现艺术.早早的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知识(术语)的积累.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默读、积累字词、使用工具书、查用参考资料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有效的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并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文章赏析训练.这样做, 也真正的做到以教材为范本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了
  3、古诗词教学,平时就要与学生一起归纳相关的知识术语作家作品,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思路和方法.与学生一起体会诗歌之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或深邃的理.
  4、古汉语知识的学习是全国人民的难点,我们省卷得分率最低的常常是文言文阅读题,今年总分值21分,人均分仅8.45分,得分率40.2%.在这里,我只提一个建议:重视与初中文言文古诗词的连续性. 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命题所涉实词,一般是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这是必考的,而虚词并不多,如果将初中相关所学认真联系起来归纳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
  4、作文教学,依据考试大纲,学生必须学会写三种体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作文训练不能含糊,我们常发现学生把议论文写成“四不象”,针对这种情况,如下图表,教“模块1”“模块2”时,就要教会记叙文几种写法;学习“模块3”“模块4”时,要让学生熟悉使用几种常见的议论文形式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记叙文要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要写成议论文!鲁迅的那种高水平的夹叙加议的写法,建议在学习“模块5”时,引导学生模仿.
  5、网上阅卷对答卷版面质量要求更高,训练学生快速写正楷字已显的非常重要,我们从高一开始新一轮循环的语文老师应该好好的尽这份职责,在教室里常开正楷字专栏是很有必要的.
  一句话,语文专题训练应该早动手!要消化在平时.
  附  新课程新教材“模块1”—“模块5”作文训练安排
  册  次 单  元     专                     题               文  体
  第一册
  一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记
  叙
  文
  二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三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现个性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
  一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二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三 园丁颂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四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第三册
  一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议
  论
  文
  二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三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四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第四册
  一 解读时间  学会横向展开议论 
  二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三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四 善于思辨  学习论证分析 
  第五册
  一 缘事析理  学习写的深刻 需要
  决定
  体裁
  二 讴歌亲情  学习写的充实 
  三 锤炼思想  学习写的有文采 
  四 注重创新  学习写的新颖 
  四、2008年语文备考建议
  1、明年是我省旧版教材高考的最后一年,考标估计不会有大的变动.依据全省今年的高考评卷统计情况,古诗词赏析、默写,文言文阅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是大家共同的难点,其得分率分别是39.0%、53.5%、40.2%、43.5%.谁能实质性的突破这些难点,谁就有可能赢得明年的高考。但是或许英雄所见略同,那就看先生您使什么招了。
  2、今年的语文高考卷,文学类现代文的赏析和作文看似得分率较高,分别是70.1%、68.4%,这对于明年高考却不容乐观,一是赏析题可能会提高难度,这就要求老师在作赏析训练时考虑的更全面,要求学生写的更规范更有文采;二是这道题将成为竞分热点,不可有所疏忽,要做的更闪亮出彩。作文审题要重视,要努力加强立意的深度和表达的创意性。任然要求学生必须写会两种体裁:记叙文和议论文。
  3、题量不会减少,做题速度要提高,这虽然是由知识的熟练度决定的,但也是平时逼出来的。
  4、将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专题先作训练,再训练文言文阅读古诗文赏析,然后再训练其他专题,第一轮复习作如此安排行不?
  我是刚教一届高三的新人,结合2007年高三备考以及试卷评析和暑假新课程培训,在此为新课程新教材语文教学、2008年高三语文备考,不揣鄙陋,谈一点滴体会:专题训练应该早动手,不让备考令自己手忙脚乱。供各位同仁参考并求自己长进,是为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