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上好作文课——抓好江苏省08高考的重要环节

作者:林淦  时间:2007/11/11 12:09:34  来源:育星教育网  人气:2349

    走进新课程    上好作文课
    ——抓好江苏省08高考的重要环节
    (根据林淦老师在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作文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


    近几个月,江苏召开了三个应对08新高考的大会。特别是9.18江苏教育学院召开的, 9.21南师大的权威教授们召开的, 9.24 江苏教育学会考试委员会召开的,真可谓紧锣密鼓,号角阵阵。其间,最令人关注的是后两次会上,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复查组组长何永康和江苏省高考命题组组长吴锦教授的报告。他们是江苏高考权威,在江苏省还没有关于08高考的正式文件出来之前,他们的报告是相当重要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最近结合学习江苏省08新高考方案,看了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看了南通市和无锡市教研室的应策08高考的报告,又细读了吴锦教授的讲话稿,读出点一孔之见,现在,权当作抛砖引玉的个人发言在这里谈谈。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讲的题目是"走进新科程,上好作文课"。关键词是"走进"和"上好"。我的讲法是先引述专家教授报告的要点,再探索"走进"和"上好"的办法。希望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 要学习,要更新(观念),要跟上(趟)。
    第一个要更新观念的是要狠抓作文。我以为上上下下都要更新。
    关于作文,吴教授是这样说的:"作文可能提高到70分或肯定要提高到70分"(原话)今年6月9日"朝闻天下"……此语出自……确实如此……
    扬子晚报10月21日  有一篇专稿,孙芳铭老师说:"第一,作文分数加大是一个趋势……学生都一定要重视作文。"
    第二个要更新观念的是作文要循章跟上。吴教授说:2008年高考一定有大的变化,注意"大变化",但有章可循。"章"即(1)新课标  (2)2007年高考说明(江苏省的08考纲11月份出台)。这也就是说,我们奋战2008,要更新观念,循章跟上。
    这个章,首先是根据新课标制定的08高考新方案。王斌泰厅长说方案研制有六个基本原则,其一就是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对新课程改革一定的导向作用"。于是――高考作文题"路"、 "怀想天空"(这两个题在高中课本都有)这些我在今年高考后第三天写的"语文快讯"中有详细举证。我是这样写的:这根高考"指挥棒"从来没有这样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此次的作文题就是语文书上的,在苏教版"必修五"第四模块。此模块的题目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而作文的提示语的第一、二句即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等等。
    至于06年的"人与路",大家都已知道,课本中作文题"在路上"的翻版。(哪个知道,是哪一册?1-③"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三个题)
    现在这一点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无锡市教研室的吴 伟 昌老师在2007年9月24日作了"新课标,新高考,新理念,新策略,新操作--2008年江苏新高考模式下的语文复习应考指导"的报告。 他在"写作教学与复习"这样说――
    命题特点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006、2007年高考作文,就是体现了这一精神,可谓八面来风,万紫千红。"
    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怎么理解?就是06、07的高考作文。这话千万注意呀!这是从"路"与"怀想天空"的出处得出的结论,是铁的事实,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动向,也被南通市教学研究室紧紧抓住。也就在上个月,教研室叶 兵老师在"新课程、新高考、新对策"中说"把考查记忆的知识变成已知条件,在侧重探究性考查的同时弱化那些不太重要的知识考查,条件和背景资料尽量提供得充分些。"他这句话,说得直白些,试题不是书上原文,但书上内容可"变成已知条件"来考,这样就考"活"了,考出能力来。就是用这样的观点来看,06、07的作文出题方式,也是应该首肯的。"路"与"怀想天空"书上有,把这些作为背景,在这背景上创作。
    南通、无锡,是江苏省高考的领军大本营,值得我们大家"立正,向右看齐!"
    研究家们发现:这个"章",什么方案、大纲、说明,到最后就是落实到课本、教材。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说:如果我们的课程和高考是脱节的,那肯定要失败。今年四川高考试题的内容,一半以上的试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 
    高考试题回归教材,重视基础,在基础中考能力,改变过去"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逐步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趋势。所以,我们作文课也要走进新教材,踏踏实实地按照必修课本1-5册20个专题一个一个地训练。这不是赶时髦,做样子,而是在老老实实地备考,脚踏实地地下功夫。
    鉴于此,我们编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货真价实地体现"走进新课程,上好作文课"这一目标的,各位可以用审视的目光看一看,大家都是行家,一看,您就会有50%的信任;另一半你在使用中也会立即感觉到。因为,我们这本书,是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你可以说"你在王婆卖瓜",但是你是绝对认可我们书中30来位作者和他们的学校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