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抓住规律,辨析病句

作者:石锦丽  时间:2007/12/1 15:27:3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43
  在辨析病句时,即使考生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比较熟悉,也未必能准确迅速地做好病句辨析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命题规律,找到诊断病句的切入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句中出现并列短语时
  句中出现并列短语,有时会存在以下几种语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大小概念并列不当。
  例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2007年江西卷)
  在这一句子中,“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构成并列短语,而“严禁”只能和“养犬”相搭配,不能和“捕杀野犬、狂犬”搭配。
  例2: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2007年四川卷)
  “推进”与“挖掘”这两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不可随意改动,“挖掘”应该在“推进”之前,“挖掘”是“推进”的基础,另外,“推进”与“内涵”、“挖掘”与“创新”搭配不当。
  例3: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2007年湖北卷)
  “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这几个概念间有包容的关系,不能并列。
  如果句中出现了“和”字,也要注意,因为“和”既可做连词也可做介词,词性不同,在句中的作用就不同,如果“和”的词性可做两种理解,那么句子就会产生歧义。
  例4:张庆和李明耍赖,被主任叫到办公室去了。
  “和”如果做连词,就表示两个人都耍赖了;如果“和”做介词,则表示张强耍赖。
  二、句中出现介词短语时
  出现介词短语做状语的句子,主要考虑是否有主语残缺或主客颠倒的错误。
  例5: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2007年安徽卷)
  “由于”这个介词淹没了主语,改法是去掉“由于”,让“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作主语。
  例6: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句中的“与”是介词,“我”应该是主体,“报纸”是客体,主体与客体的位置颠倒了。
  三、句中出现关联词语时
  句中出现关联词语时,主要考虑是否存在错用、漏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赘余和位置不当的问题。
  例7: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年湖南卷)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关联词语误用,造成搭配不当,应把“不只是……而是”改为“不仅是……而且是”。
  例8: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消沉,而且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这是个递进关系复句,应该在“没有消沉”之前填加“不仅”,因为“不仅”与“而且”是成套出现的。
  例9: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2007年广东卷)。
  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所以”。
  例10: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看不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在复句中,如果各分句的主语一致,则把主语放在关联词语之前,否则,把主语分别放在各分句的关联词后面。这个多重关系复句的各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们”,所以“我们”应放到“如果”之前。
  四、句中出现数量词时
  句中出现数量词时,主要考虑是否存在数量增减不当、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等语病。
  例11: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2007年江西卷)
  表示数目减少(降低、缩小、便宜)时,不能用倍数,可以改为“不到动车组票价一半”。
  例12: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007年广东卷)
  “两千多年前”的位置不当,应放在“文物”之前,否则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例13: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年湖北卷)
  数词有确数和概数之分,概数前不能用“至少”“最多”“最少”“最高”“最低”“超过”“平均”等词。“300公里左右”是概数,应去掉前面的“平均”,或保留“平均”去掉“左右”。
  五、句中出现表否定的词语时
  句中出现表否定的词语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否则”常被命题者用来制造成分赘余的语病;(2)反问句中用否定词,造成否定失当。(3)一句话中否定词过多,否定失当。
  例14: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年湖北卷)
  “否则”就是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的意思,因此,后面不能再接“不采取紧急行动”,应删除“不采取紧急行动”,或将“否则”改成“如果”。
  例15: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套在反问的句式里,最终表否定的意思。应删除“不”。
  例16: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其实相当于否定词,意思是“不可做”,与后文的“不可”重复,“忌”与“不可”应删除一个。
  六、句中出现两面词时
  两面词是指“能否”、“是否”、“有没有”、“要不要”、“好坏”等一类词。命题者常借两面词设计前后不照应的语病。
  例17: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年四川卷)
  “有没有”包含两方面的情况,后面的句子只涉及到一方面情况,这就使句子前后不协调,可去掉“没有”。
  例18: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全国卷)
  “是否”是两个方面,“否认”是一个方面,前后不对应。应把“是否”删去。
  这种类型中还有些特例,辨析病句时应加以注意:
  例19: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句中有两面词“高低”,而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词语,表面上看来前后表达不一,其实储蓄所无论吸收储蓄多还是少,都会带来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