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要确立的八个意识

作者:徐邦桃  时间:2007/12/17 12:18: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91
  今日下午赴新区二中,参加在那儿举行的高新区初三语文复习工作会议。先是听了二中一位教师开设的一节《故乡》复习课,接下来是各校交流教学进度及复习计划。交流中大家普遍反映本学期教学周期较短又加上落实《三项规定》,教学时间较紧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很难做到扎实全面的复习。言语之间都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倒是区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顾晓白主任关于教师在中考语文复习中要确立的几点意识的一番讲话,给我有如拨开云雾见彩虹之感。下面结合顾主任的讲话思路,谈点儿自己的一点理解和中考复习感受。
  1、教师要确立考试意识。不管各个学校的教学进度如何,中考的时间不会因为你的进度快满而改变。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考试意识,要根据中考考试时间的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进步表和复习计划表,做到心中有数,扎实稳妥的向前推进,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送后紧而手忙脚乱的现象。
  2、教师要确立效益意识。教师一定要追求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追优化,落实到每节课的复习中,就是要不断挖掘课堂潜力,不断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力求做到复习比有所收获,切忌随意性,搞疲劳战,做无用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生已经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3、教师要确立材料意识。高质量的复习资料能较好的反映出教师复习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助于较好的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现在我们教师手中都有较多的资料,但是真正高质量的适合于自己教学和学生实情的资料并不多。为此,教师要能够针对中考命题特点,一方面善于精心挑选收集资料,另一方面要能够自己编写原创的资料,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研组的中考复习资源库。
  4、教师要确立训练意识。复习课要切忌一节课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一定要安排学生在课上进行训练的时间。教师要讲清楚每个知识点的特征及考试典型题例,然后围绕例题精心挑选高质量的联系安排学生训练,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最后教师再查漏补缺,扫清学生复习中还存在的知识盲点。
  5、教师要确立考纲意识。教师要想使复习有针对性,就一定要确立考纲意识,认真学习解读中考考试说明,因为这是中考考试命题的指标。教师要结合考试说明来确定复习的取舍,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认真分析解读近几年来的试卷,从中探究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6、教师要确立读题意识。中考试卷命题者可谓呕心沥血设计题目,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科学的,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可是我们每次分析学生的试卷,都会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很好的读懂题意,没有提炼出命题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导致主观能力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丢份现象。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读题意识,指导学生重视读题,舍得花时间读题。
  7、教师要确立主体意识。复习课和授新课一样,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改变学生被动的听、学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老师的指导,应集中到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训练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探究理解重点词句能力、从内容想开去的能力与领会表达方法的能力。
  8、教师要确立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是一个群体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当然也就不会有战斗力。在中考复习阶段,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年级组一定要加强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通过集体研讨来撞击智慧的火花。发挥团队精神既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要做到分合的和谐统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