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作文的不竭之源
作者:我爱高歌 时间:2007/12/25 6:57: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216
大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
引言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从大自然中不仅汲取了不尽的物质养分,也获取了无穷的精神能量。“逝者如斯”,那是先哲面对大自然发出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是诗圣面对大自然产生的喟叹。崇拜自然,赫尔曼•麦尔维尔写出了巨著《白鲸》;学习自然,海明威著成了《老人与海》;面对自然,杰克•伦敦发出了《热爱生命》的呼唤。一篇《海燕》,让多少革命志士壮怀激烈;一曲《小草》,又使多少普通人泪流满面。大自然用它那野性的、纯真的磁力吸引了古今中外千千万万个人的关注和赞叹。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与它交谈。
文题设计
大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们要师法大自然。看到小草你会想到平凡与坚韧,看到绿叶你会想到普通与伟大,看到高山你会想到艰辛与伟岸,看到溪流你会想到清纯与奔放……请你围绕“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文题思路点拨
关于自然的文章我们读过很多,无数的名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妙文佳作,可以这么说,综观古今中外,没写过与自然有关的文章的作家很少见。仅我们所学过的课文,如《春》、《白杨礼攒》、《故乡的榕树》、《病梅馆记》等,就不下几十篇。也就是说,写这类作文,可资借鉴的文本形式很多。
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那潜在的精神力量,值得人类认真地去借鉴、学习和仿效,它是映照人类种种行为的一面镜子。
要写好这类作文:一、细心观察。“一草一木总关情”,要用心去感受,要打开心灵的窗口,让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清风、美丽的山川与心灵共舞。“一切景语皆情语”,只要你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灵性和思想,你就会触摸到它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它那流淌的血液和不竭的力量。用文字描绘自然,犹如画家作画,只有用心审视景物的全貌以及重要细节,然后层层剖析,才会呈现一个清晰完美的自然形象。在此基础上寄托深意才会言之有据,感人至深。二、抓住特征。“世界上没有一片雷同的树叶”,自然景物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只有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才能在普遍中显卓绝,于细微处见真谛。我们既可以大笔勾勒,也可以工笔描绘,但都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特色。三、巧借联想。写此类作文时,要放开思路,大胆联想,你不能只把石头看成石头,不能把流水只看成流水,不能把白云只看成白云,你要联想到人类的品质:石头象征着坚强、流水象征着易变、白云象征着温柔。也就是说你的笔要一头拴着自然一头连着人类,把自然和人类用情感融为一体,才可以取得成功。四、妙用辞格。大自然看起来是无情无欲无精神的,你必须想方设法使它活起来,妙用辞格是捷径。翻开描绘自然的佳作,无一不使用辞格,拟人给它活力,比喻使它形象,夸张让它伟大,排比予它气势。优美的辞格让大自然“活”起来。五、倾注真情。你要把大自然当成可以倾诉心声的知己,当成可以患难与共的朋友,当成可以效法的师长,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大自然。
成功范文
感谢蜗牛
小时候,总喜欢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其中那句“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令人感动。不过,有时我也会想,蜗牛真笨,明知道那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愿望,却还要那么执迷不悟。
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我和几个小朋友在葡萄架下玩耍。葡萄的阵阵清香扑鼻,令人陶醉。忽然,在淡淡的清香中发现,一只蜗牛正从葡萄架下一根茎的底部慢慢地向上爬。你看他那亦步亦趋、一丝不苟的样子真让人好笑又可敬。
我突发奇想,决定测试一下蜗牛的智力和毅力。我先剪断那根葡萄藤,把它轻轻地折弯,改变蜗牛的路径;又在其他葡萄藤上绑扎上许多凌乱的杂物,阻止蜗牛的行程。做完这些事情后,我又恶作剧地用手轻轻地弹了一下蜗牛壳,蜗牛马上把头缩了进去……我觉得对蜗牛的打击已经够了,才和小伙伴们悻悻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就起了床,去看那只蜗牛。眼前的情景把我惊呆了。蜗牛改变了路径,越过了障碍,高高地立在葡萄藤的顶端,正伸出脑袋四面瞭望,享受着清风、晨露和阳光。在它身后的葡萄藤上排着密密麻麻的乳白色的籽。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