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率地进行高考语文备考——2005年高考语文学科复习策略

作者:佚名|  时间:2004/11/19 21:46:5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948

  一、2004年高考语文命题述评
  (一)全国卷4套--雍容大方,端然稳居全国命题的领军地位
  1.《考试大纲》全面落实,百题命制从容不迫
  2.稳定中求创新
  衔接句子在2003年的试题中由客观选择变为主观排序,而今年又由主观排序向情境写作转化。如全国卷(丁种)第23题: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三条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 晴 24-32 __________________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________________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____________

  拟写广告词是首次出现在全国试题中,如全国卷(甲种)第23题:
  
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对对联作为一种古老的题目,首次出现在全国卷的4套试题中,如全国卷(丙种)第24题: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处处春光好 __________
  
一代园丁乐 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______________

  3.稳定中重探索
  经过去年的投石问路,今年全国卷4套试题中的作文命题,均以关系型出现,既是一种延续,也是对关系型话题更深入的探索。如全国卷(乙种)第2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再如全国卷(丁种)第2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北京卷与上海卷各1套--别有韵致,逐渐形成地区命题的独特风格
  北京与上海有着各自独立的《考试说明》。经过近年的尝试与摸索,上海卷的风格已相当明显,北京卷的风格也已逐渐形成。
  上海卷(略)
  北京卷的命题经过3年的尝试与探索,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2004年北京试题来看,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主观表述题的分量
  2.增强试题的思维力度
  3.增强对新题型的尝试
  4.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其他省市地区卷共9套--各显其能,适度展现各地命题的新鲜思路(略)
  二、2005年备考操作策略研究
  1.处理好教学与复习的衔接关系
  2.处理好复习备考中的辨证关系
  3.构建一个合理的能力训练体系(知识→技术→意识)
  附: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