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走出童话世界

作者:万里独行客  时间:2008/3/10 7:30:3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55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讲真话,办真事,求真知,做真人的精神,这几句话,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些理论,稍懂教育的人都会说。但做得如何?稍微了解教育的人也都清楚。 
  我们不妨先看一则材料。 
  散文家韩少功有一篇文章,叫《大弥撒之思》,说在天主教堂碰到一位少年,问他为什么到这儿来,学校怎么样?小孩答:“学校么,课上跟课下,好像两个世界。”再问:“课上像个什么世界?”,答:“童话世界”。 
  不知道是作家幽默,还是小孩含蓄,将我们教书育人的地方比作一个“童话世界”。我们都清楚,童话世界纯洁、明净、美好,用诗人舒婷的话讲,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远方”。但这个没有被污染的远方——课堂,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将学生引向正途,引向光明,引向纯洁,用美丽的谎言编织成的,像美丽的肥皂泡,只要现实的风轻轻一掠过,就破!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令人感动,我们引导着青少年学生,在纯洁的地方,共同编织美丽的故事。可学生一旦从课堂走出,发现那个现实的世界,许多东西并不像童话故事那么浪漫,那么美丽,那么令人感动,结果会怎么样? 
  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后果却可能是,我们的下一代,小小年纪,就随着我们一块学会了说谎。当我们哀叹这个世界诚信的缺失时,我们也该从教育上寻找根源了。 
  张乾智有一篇题为《无法释怀的记忆》的文章,记录自己参加高考阅卷的见闻和感受。谈到阅卷时,学生写“时间好比我们手中的沙子,从我们手中漏去,从此不再归回;时间好像一辆列车,载着我们,经过无数的人生小站,最后抵达死亡!”像这样富于想象和文采的句子,就因为人生观灰暗得不了高分。不但没得高分,反而得了一个鸭蛋!其实,很多孩子早已不在作文中讲这种“灰暗”的话了,他们早就学会了装模作样,慷慨激昂,表达崇高的理想和完美的精神境界,像这种固执己见,在作文中推心置腹的学生已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 
  我们都不会忘记1999年的高考,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坚毅——我所追求的品格》,考生为迎合阅卷老师的心态,纷纷编造故事,说自己父母双亡。南京还有一位考生就更能玩儿了,竟说自己的双手已经残废,是用脚趾头夹着笔答卷的,怎么样?够坚毅的吧?够有理想的吧?够崇高的吧?我们的教育者该满意了吧?可是后来阅卷组通过调查,当年南京并无这样的高考考生!当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父母双亡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界忧虑了!我们的专家愤怒了!我们感到这些年轻人难以理解,他们为了骗取高分,竟然忍心编造父母双亡的故事。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扪心自问,这能完全怪我们的考生吗?是谁在引导,甚至诱使他们这样做呢?是我们的教育啊!我甚至相信,编造这些故事就能得到高分,许多父母不但不会怪罪自己的孩子,反而会赞赏孩子机灵,有出息。 
  其实,假话教育带给人们的严重后果,如若仅此而已,我们还该感到庆幸,问题还在于,我们的后一代,有许多人已经学会了对他人不信任,对教育不信任,对社会不信任。他们一旦走出教育这个象牙之塔,走出这个用谎话编织的童话世界,他们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的对立面。今天,他们用假话骗取高分,明天,他们就可能用假话骗取高薪,骗取高位! 
  到了我们的教育该反思的时候了,当我们再次面对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句教育名言时,该放在心里,好好地掂量掂量了。 
  平时,我们都教育学生,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都要辩证地看,要一分为二地看。什么是一分为二?那就是这个世界既有鲜花,也有荆棘;既有美女,也有野兽;既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晴有雨;有水有火;有善有恶;有香有臭……。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偏偏只给学生一只眼睛?学生说到荆棘、野兽、坏人、失败、恶、臭时,我们就觉得他思想有问题,说他灰暗,说他只看到阴暗面?于是大惊小怪,想方设法纠正他,把他看作迷途的羔羊。我们的教育再不反思这些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后果将十分可怕。说假话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最多的将会是两种:一是骗子,一是傻瓜。 
  讲真话、求真知、造真人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看到真实的社会,了解真实的人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人生作准备的教育,准备些什么?怎么作准备?只有让他知道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生,他才能有所准备。 
  我们不能让学生只看到阳光,使他们不能习惯黑暗;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看到鲜花,使他们不能征服荆棘;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看到前途的光明,却忘了道路的曲折! 
  我们呼唤社会的诚信,诚信的社会需要诚信的教育! 
  让教育走出童话世界,去正确面对生活中所有的美丽和丑陋!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塑 造出真正的人!
  日期:2008-3-4 22:17:0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