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疾病成“睡梦杀手”,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佚名 时间:2008/3/24 23:35: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01
“睡梦杀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柳广南告诉记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半以上人群习惯性打鼾。这一病症的临床特点是多发、多脏器损害、容易识别和治疗有效。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这一症状就像一个‘睡梦杀手’,在沉睡中悄悄致人于死地。”柳广南说。他告诉记者,患有这一病症的病人,一半以上入睡时打呼噜,呼吸不畅导致病人体内血液含氧量降低,体内新陈代谢水平严重低下,进而引发各种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如内分泌失调、肾功能损害、加速动脉硬化、血管收缩和心律不齐等,严重的直接致死。
小技巧自设“防火墙”
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黄席珍教授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通过下载嗜睡量表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患有这一病症。
记者随意打开网站下载了嗜睡量表,表中自我检测的项目包括“在坐着阅读、看电视、开会、乘坐交通工具超过一小时、驾车遇上停车等候、餐后坐下休息时等情况下是否会出现打盹、打瞌睡的情况。”根据这些不同情况,每一项的选择相应的分数为0至4分。总分大于6为嗜睡;大于10为非常嗜睡;大于16为有危险性嗜睡。
医学专家建议,如果在今后2周内每晚睡足8小时,评分没有改善,就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医学专家苏红告诉记者,即使发现自己嗜睡情况严重,来不及前往医院就诊,也可以一些小举措来设置“防火墙”,如改仰睡为侧卧,购买符合人体头颈设计的枕头……在条件允许后迅速就诊。
中小学生比率更大 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缺乏正确的健康教育是导致这一病症无法及时发现、及时诊治的关键。不少人普遍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而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很少提到这一病症,7年制的硕士教育也只是简单提到这一病症。
专家指出,随着最近10多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这一病症开始向营养过剩的青少年群体蔓延。
根据苏红最近对南宁市寄宿制中学生打鼾情况的调查,663位学生中男生打鼾发生率超过20%,女生打鼾发生率超过5.6%,男生几乎是女生的4倍,但有61.8 %的中学生不知道打鼾的危害。
苏红说:“别说大部分人群不懂得这一症状的危害,就是不少医务人员也不愿意接受诊治。”
柳广南认为,这表明我国基层健康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推广。他建议,学校开设的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既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遗传特征和地域特点,如地方性疾病的预防、口腔习惯的养成、睡眠习惯的培养等,将良好的医疗卫生习惯传递给人们。(完)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