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暨洋思教学模式观麾研讨会学习所感所想

作者:谢有志  时间:2008/4/11 11:54:06  来源:会员xieyouzhi原创  人气:1435
  12月16~20日,学校组织全校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课组长去江苏参加为期三天的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暨洋思教学模式观麾研讨会。可以说这三天时间给我的震惊是很大,收获也是颇多。现将与洋思有关的所想所感小结如下:
  一、理念的先进
  有句话说得好“思路决定行动,态度决定一切”,又有人说“理念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如果一个集体一个团队都有同一个想法,大家的劲都往同一件事情上去使,那这事还有办不好的吗?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也就是此理。洋思中学能如此成功,我认为就在于蔡林森校长能把他的理念植根于全校所有教师的心里,并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本是教育学上的一句常用语,只要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没有不知道,但也只有洋思把它作为治校的根本,并赋予这句话实实在在的含义,要求所有教师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并用之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肯定和尊重。如果每个教师心里都这样想了,那么他心里已经把他所教的学生当作优秀学生了,这样既鼓起了任教者的信心,也鼓起了受教者的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在此得到了印证。
  2、教师的定位。洋思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形象地比喻为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这种理念通俗、形象、易懂。教师在课堂上是就像战场上的指挥但不亲自打;是导演但不亲自演戏;是教练,不直接参加竞赛。我对“先学后练”这种教学模式早在九八年下期就开始试验,但一直成效不大。现在我才明白我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我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什么身份。本应交给学生的时间,由于不放心学生对知识点地掌握而占用了他们自己自学的时间,弄得变成了“四不象”。零二年,我带二中网络班的语文时,又因放手学生太多,而不得不中途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这个学期也试用了一个月,但感觉还是不理想。通过这次学习,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该知道怎样去做了。
  3、“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课堂”,精辟、言简意赅。怎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课堂呢?洋思人认为高效率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并用了一个数学式来表述:高效课堂=时间×课堂效率(课堂高负、课后减负)。提出每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有序、高效地自学。我们现在有的教师是课堂少负,课后增负,弄得学生成天都在作业堆里忙个不停,最后甚至于厌学直至辍学。
  4、对教师的管理实行层层承包。蔡校长从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得到灵感,把“包”字请进学校,项项承包、层层承包,奖优罚劣。这跟魏书生老师的管理理念如出一辙。
  5、把差生当作资源开发。同时重视两个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确,差生是个宝,一则改变一个差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二则增加了学校经济收入,三则改变一个差生,掌握了一套改变差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四则正如我校张定红校长时时所教导我们的“改变一个差生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二、洋思的文化氛围浓厚。
  洋思中学的校园文化是我感触颇深的,整个校园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了。如把唐诗宋词张贴在学生每天经过的走廊过道上,既营造了学校浓浓的文学氛围,又使学生时时处处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再如把英语单词和常用短语制成文化场,学生课余在校园里漫步,时时处处都能进行学习,这样既美化了学校又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
  虽然在洋思中学我只听了两节课,但他们的课堂教学给我的启示是非常大,解决了我十年来一直深思不解的问题。
  1、“三个一”和“三清”。
  [1]、“三个一”就是“从初一抓起、从进校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前面两个“一”,要求我们不管是管理一个学校还是管理一个班或者是管理一个公司,都要从起始阶段就要抓好。让整个团队从开始就有一个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继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一个“一”强调是的关注团队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管理元素,正如洋思人所说不搞“水落石出”而应提倡“水涨船高”。
  “三清”是指在教学中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如果我们的教学能长久的做到“三清”,那学生的成绩没有理由不提高。现在我才明白,过去我搞的“先学后教”成效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做到“三清”,特别是“堂堂清”。往往讲完一堂课还要留下一大堆作业给学生课后去做,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累坏了老师。事倍功半,半途而废。
  2、先学后教
  前面已说过,早在九八年下期我就开始试用过“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当然那时我们也不知洋思中学,只是当时比较喜欢钻研教育教学,觉得这样教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算是瞎胡闹。不过在当时还是效果比较好,当年度的初三升学考试,我所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列全县十一个镇三个独立乡四十五所中学第三名。县教育局还带其他镇的语文教师专门到我校学习我的教学方法,本人也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只因为当时很多问题缠绕在我心头,始终解决不了,最后没有再往下钻研了。这次去江苏学习,解决了我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先学后教”最大的难题是学生“怎样学”,教师“教什么”,同时二者之间哪个最重要?12月16日听了洋思刘金玉校长的初二语文课和他随后的介绍,豁然开朗。课堂上学生的“学”就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教师是路标,让学生明确方向,不迷路;老师还是交警,保证每个学生“学”时紧张、有序、高效;老师又是修理工,学生在“学”时有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帮助他们排除故障。一个比方把所有的问题都明明白白地解说清楚了。
  当然他们的经验不可能照搬照套,生情学情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师的性格不同,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不一样。还有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教学模式也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学习洋思的“先学后教”,只能学他们的理念,学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反思,而不能依葫芦画瓢。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实用的、有用的就是好方法。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去洋思去学习,去取经。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还有梦想,还有激情,教育的春天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并能百花竞放、万木争春。同时也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我愿与各位同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走向那硕果累累的秋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