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例词汇释

作者:安徽省霍邱县第三中学 屠志成  时间:2008/4/27 17:19:39  来源:会员整理  人气:4479

  16.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标志和特征:
  (1)资源利用智力化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 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
  (2)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 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 。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3)知识利用产业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 。
  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彻底消失。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6)世界经济全球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物质条件。
  全球经济的概念不仅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
  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全球化的经济与知 权产权保护密切联为一体。
  (7)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 、转让方式 ,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
  (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
  这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而言,是知识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 这也是在知识经济 时代,必须掌握第一流知识和信息,占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性、紧迫性所在之处。
  17.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18.万元户
  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称之为万元户。不过因为时代好了,人均收入增加,这个词已经成了历史概念。
  19.倒爷
  方言,称从事倒买倒卖的个体商人。比如:票子(列车票、戏票、有价证券、限购物资票等)以低价买进,再用大大高于原价的价格卖出。
  20.千年虫(Millennium Bug)
  计算机2000年问题,又叫做“2000年病毒”“千年虫”“电脑千禧年问题”或“千年病毒”。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的智能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芯片等)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因此当系统进行(或涉及到)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如多个日期之间的计算或比较等),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另外,更广泛地讲,“千年虫”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一些计算机系统中,对于闰年的计算和识别出现问题,不能把2000年识别为闰年,即在该计算机系统的日历中没有2000年2月29日这一天,而是直接由2000年2月28日过渡到了2000年3月1日;另一个是在一些比较老的计算机系统中,在程序中使用了数字串99(或99/99等)来表示文件结束、永久性过期、删除等一些特殊意义的自动操作,这样当1999年9月9日(或1999年4月9日即1999年的第99天)来临时,计算机系统在处理到内容中有日期的文件时,就会遇到99 或99/99等数字串,从而将文件误认为已经过期或者将文件删除等错误操作,引发系统混乱甚至崩溃等故障。
  “千年虫”问题的根源始于60年代。当时计算机存储器的成本很高,如果用四位数字表示年份,就要多占用存储器空间,就会使成本增加,因此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计算机系统的编程人员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年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后来存储器的价格降低了, 但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两位数字来表示年份的做法却由于思维上的惯性势力而被沿袭下来,年复一年,直到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大家才突然意识到用两位数字表示年份将无法正确辨识公元2000年及其以后的年份。1997年,信息界开始拉起了“千年虫”警钟,并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
  21.大哥大
  “大哥大”源于粤港人称呼帮会头目之谐语,后成为手提电话的俗称。但是只流行于手提电话初面世那几年,待到发廊小姐坤包里也有一部而且是最新款时,就改称手机了。
  22.蓝领﹙Blue-collar worker﹚
  蓝领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从事劳动工作的雇员,典型的代表可能是工厂作业员,蓝领经常被用来与白领比较,蓝领族的生活型态很明显的不是在办公桌前从事文书工作。
  蓝领一词原属美式英语,历史可追溯到早期工厂的服装规定。当时工厂统一发给作业员藏青色的制服,以耐久耐脏的布料制成,设计上依作业员所处的产品线有所不同,如有的有帽子,有的则配有更多口袋,但大部分的颜色都属于深色系列,相较于白领的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
  23.金领
  他们有些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如: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或COO(首席运营长)等;有些高级知识从业人员如:工程师、律师、各个行业的分析家和预测家、高级编辑、程序编制人员、口译人员等等。
  金领们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善于独立解决问题,富于冒险和挑战未来,渴望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领域。金领的收入较之白领和粉领要高出许多,月薪在1万元以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房、车,他们购衣并不十分追求潮流,但比较讲究质量、品牌和档次,可以到高档的俱乐部享受各种休闲服务。生命在这一刻透出味道,在工作之余享受着普通的职业者无法体验的闲适和从容。
  族代特征:
  金领是不折不扣的城市精英,有十足的事业成就感和生活素质上的优越感。一流的工作环境、从头到脚的顶级品牌、自信内敛的笑容、一秒钟一步的匀速步伐是他们的普遍特征。出差频繁是他们经常的生活状态。当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工作状态,加班是家常便饭。他们关注时政,是国际新闻版、财经版和体育版的忠实读者;他们工作卖力,30岁以后才考虑结婚;他们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选择职业像交朋友一样凭个人喜好,能发挥个性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他们随时要充电学习,夜晚和周末,各种高级培训班里常有他们的身影。所以,他们“累并快乐着”。
  24.粉领
  粉领们是指在家上班的SOH0(居家办公)族丽人,她们不用早起,不需像白领那般朝九晚五;她们不用看上司的脸色,不需察同事的反应,怡然自得;她们不用像白领那样着套装、化淡妆,可以穿着睡袍或内衣在房间里穿行,甚至可以脸上敷着面膜上网搜寻信息,收发邮件。除了SOH0族外,粉领还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寻求个人价值、有消费激情、有勇气、自信而平淡从容的现代女性。
  25.黑领
  黑领: 是对某一类职业人群的称呼。
  1.黑领一族乃时尚新名词,泛指公检法工银税企事业中不住寻常屋、不坐寻常车、不理寻常人、不给寻常脸、不办寻常事、不吸寻常烟、不吃寻常饭、不饮寻常酒、不睡寻常女、不出寻常差、不报寻常销、不拿寻常钱、不违寻常纪、不犯寻常法、不激寻常怒、不入寻常院、不愿寻常死、不走寻常路之要人。
  2.黑领也指城市里的民工。
  26.灰客
  指某些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感兴趣,初步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够利用黑客软件或初级手法从事一些黑客行为的人。由于他们受技术限制,既不够“黑”,但也不“白”,故称“灰客”。
  27.蓝客
  蓝客是中国爱国黑客技术团体的称呼。“蓝客”一词由中国蓝客联盟(www.cnlanker.com)在2001年9月提出。当初的蓝客联盟(中国蓝客联盟)是一个非商业性的民间网络技术机构,联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交流、整理与推广工作,提倡自由、开放、平等、互助的原则。同时还是一个民间的爱国团体,蓝盟的行动将时刻紧密结合时政,蓝盟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建立在爱国和维护中国尊严、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蓝盟的声音和行动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体现。
  28.红客
  红客最早出于1999年的中美黑客大战,王重浪先生在他的《我是黑客》中也有阐明:“中国红客从来都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相对黑客而言,我们是伸张正义、为保护民族利益而专门从事黑客行为的红客。”“红客的原则是,遇事而出,凡是与中国过意不去的,我们就下山;凡是要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我们将出动…… ”
  29.闪客
  闪客是网络新文化一族。所谓“闪”就是指Flash(英文单词本意是指闪光、闪现),而“客”则是指从事某事的人,那么,闪客就是指做Flash的人。所谓“闪客”,也指经常使用flash的人。“闪客”这个词源起于“闪客帝国”个人网站。关于闪客,一位研究者这样描述:每当夜幕降临,他们选择了“闪光”,用一种叫Flash的软件,把隐藏在心里那些若隐若现的感觉做成动画,也许是段MTV,也许是段伤感的故事,也许仅仅是一个幽默。这些作品传播到网上,博得大家开怀一笑,或是赚取几滴眼泪。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