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人间

作者:乌兰高娃  时间:2008/5/27 6:59:5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55
  2008年5月19日的语文课堂是让我今生都难以忘记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离我们瞩目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整整一周的时间,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哀悼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过记住5.12这个黑色的日子,希望世人永远铭记在心。
  这一天的下午正是我的语文课堂,按照学校的要求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哀悼,随着防空警报的响起全体学生起立,进行三分钟默哀,整个教室庄严肃穆,我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同学的啜泣声,三分钟结束后作为教师的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想一下死去的都是我们的同胞,想一下在电视上看到的地震的场面,我们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感动,有很多的学生在那擦眼泪,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上课。这节课我先是把在网上看到的灾区的情况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我还着重的提出了在地震中的感人的事例: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还有一个事例:在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但是人们突然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在讲这两个事例的时候我特意强调了孩子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忘我的牺牲,我说完这两个事例有的同学已经哭了,我知道同学们的心里是一样的感受,他们已经体会到事例中母爱和父爱的伟大,同学们带着和我一样哀伤的心情,走进了我们今天的阅读课《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写给自己母亲的文章,这节课形式是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学习,教师给予提示和指导,提出问题:
  1.联系我们刚才讲的地震中感人事例,结合课本中的知识,以“母爱”为话题谈一下自己对“母爱”的感受;
  2.课文中体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3.把你想和你的母亲说的话写在课本上;
  4.母亲节你为母亲做了什么?
  学生读完课文在发言的过程中很到位,并且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真情的流露。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比原来课堂的交流要认真,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发言,也有话可说,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写给母亲的话里我看到了几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感觉到了母爱的伟大,妈妈谢谢你能养育我这么多年,我会努力学习来回报您的!”“                   ”,从学生的朴实的话语中,我突然间感觉我的学生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也许他们一节课的心里都被刚才老师说的灾区的感人的故事感染着,也许他们从这回四川汶川的地震中真的感受到了很多,也许他们看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也许……
  一节课的自读课文结束了,第二小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要求同学们针对这回四川发生的地震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大多数的同学都完成了这篇文章,联系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文章写的不是很长,但是的确是同学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
  两节课下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的知识,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及时教育方式,对我们的学生有用处很大,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能够很好的看待自己现在的生活,给自己的人生坐标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同时通过他们听到和见到的四川汶川的地震,明白了人生活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能够给他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一盏明灯,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珍爱自己的生命!当然学生在感悟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更加的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爱”包容教育活动中一切的积极因素,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学生通过课下的自身的捐款等行动,能够更好的诠释世界需要爱,人人奉献爱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们的泪水是一种真情感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对灾区人民话语上的鼓励是一种升华的爱,。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大爱在人间,看到了人间真情与我们紧紧在一起。我们坚信汶川不会垮!四川不会垮!中国不会垮!有了你我共同的参与相信灾区会很快的重建,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为灾区的人民祈祷!相信你们会在灾难中浴火重生!
  高娃
  基础教研室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