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菩萨究竟能“保佑”家长还是考生?

作者:刘以宾  时间:2008/6/7 7:36:12  来源:人民网转载  人气:348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雍和宫门口专营香火的商店,不少商贩向前来烧香的家长、考生介绍起拜佛经来头头是道,相当“专业”。拜佛一趟花费过百的家长不在少数,而且认为“为了儿子这次能考上个好大学,我跑这一趟,值!”有专家认为:“对于家长而言,烧香拜佛也不失为一种心理调节方式,但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一起去”。
  菩萨真正“保佑”的究竟是考生还是家长?如果菩萨对孩子毫无保佑作用,那么,家长要这样的保佑又有何意义?实际上,烧香拜佛对考生非但无益,很可能反而有害,正如北京心理卫生咨询活动中心专家马紫月认为的那样:很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有时“求签”结果不尽如人意,会影响孩子情绪,甚至引发焦虑症......
  家长不应给考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是一个近些年反复说、集中说的重要话题。通用的道理早已说得明白透彻,但真到了实际生活,真落到具体每位家长身上时,却依然有些转不过弯,甚至出现了对孩子施压花样翻新、压力渐重的趋势。
  另据新民晚报报道:最近在一些高考网站和高三家长博客圈里,列出各式各样的家长忌语,“草木皆兵”让人唏嘘。“祝你成功!”这句十分普通的祝愿话,竟被列为“高考前孩子最不希望听到的十句话”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考不上我们也不会怪你,明年再重考”等等。
  笔者最近接受管理培训,授课老师在强调“目标”重要性时恰好举了高考的例子:最辛苦的是那些备考的高中生,他们之所以夜以继日而毫无怨言,就是因为心中有目标。这种表述显然很“正面”,但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今绝大多数考生刻苦的程度均已达到十分,甚至十一、十二分,由目标激发出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几乎无以复加,此情此景之下,家长们再施以压力,则显得很没必要,显得过分和过度,显得有违常理和缺乏理性。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情一旦过度、一旦走向极端,势必向其反面转化。高考的确很重要,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孩子一生。如今的家长们爱子心切,但“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却始终未能悟透。尽管家长们在向孩子施压时变换了花样例如求神拜佛之类,虽然言辞不再像以往那样铿锵而是变得十分柔和、含蓄,但在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支配下,“期望过度”的特征却一点没变,故孩子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不仅未减,反而大增。否则,“祝你成功”这样的话就不会令考生们如此禁忌、如此不安。
  如果说家长对考生的关爱、辅助、监督、管理也算是一种“治”,那么笔者以为,最理智、可达最佳效果的选择应该是“无为而治”。“无为”属于“道”的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认识的境界。假如家长们的“期望过度”不改,充其量只能在“术”上作文章,而无法到达“道”的境界。既然自己的孩子是有目标的、是十分努力的,那么家长就应顺其自然,让孩子按照自身的必然性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不以自认为的“有为”去影响孩子高考的自然进程。“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求神拜佛是人们的自由,人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寻求心理慰藉本也无可厚非,因此无需过分苛责。不过,笔者还是希望家长们与其拜佛,倒不如多学一点“无为”或“自然而为”的道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