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槐林

作者:任益  时间:2008/6/23 15:12: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66
    父亲今年秋季已经是连续49天去槐林了,槐林是他的生命,每天看着自己亲手栽植的那坡山林,他感觉很踏实。去槐林如同去上班,槐林是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时期栽植的,那18亩槐花开放的季节,便是十八里飘香,闻着花香,顺着林子把树上的斜枝剪掉,把树下的杂草一一割掉,66岁的老父亲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辛劳,这林子里的每棵树知道。为此母亲老怨他:“饭早都做好了,热了一遍又一遍,非等到天黑了才回来吃,净干些不挣钱的事!”孩子们也劝他:“爸,人老了得注意身体,该吃饭的时候就得吃饭”,父亲说:“今年雨水好,草长得茂,不早点清除掉,树长不起来……”,说完就骑着一辆加重的自行车,车后夹把镰刀走了,那些树是谁的?是国家的,为了保护水土流失,国家发放了一批树苗,让坡地农民把庄稼也改种树木,谁种谁家管理,林业局每亩地每年付180元管理费,很多农民认为太不划算,便弃而不管,外出打工,而老父亲不,他爱土如命,爱树如子,精心侍奉着那块并不属于他的责任田。在那18亩田地里,他挖了多少个树坑,扶正了多少棵树苗,挑了多少桶水,那块地里有多少他的脚印,只有土地知道,父亲说:“人是土物,人离不开泥土”。 
  下雨了,去不了树地了,该歇歇吧,他又拿起了树剪子修理屋后的那片果树加菜地,屋后大多是苹果树,从5月份早熟的尕拉   品种到冬季的秦冠,一年到头,孩子们总能吃上家产的新鲜的果子。除此之外,还有枣、梨子、桃子、李子、杏、豆角、黄瓜、韭菜、菠菜、花椒树,凡是土里能长得水果和蔬菜,父亲都种,每当餐桌上端上刚摘下的嫩嫩的黄瓜,孩子总会说:“快吃爷爷的黄瓜”父亲总会露出自豪的笑容,他声称他的菜是绿色的无污染的蔬菜。 
  父亲平时寡言少语,但像崇拜泥土一样崇拜文字,爱看新闻,爱和文化人交流,特别爱看他儿子订阅的《特别关注》,每次看书的时候,他戴上老花镜把书拿得远远的,认认真真一行一行看过,他不懂得浏览,更不会跳读,看书如同他翻阅泥土一样把每篇每行文字都细读,读一本书要看几个礼拜,看了故事还给孙儿们讲,孩子们很爱听,这大大激发了他的阅读兴趣,认真的看,不厌其烦的讲。每晚9:40分他会准时打开收音机听《今夜心语》和《任超放话》仿佛一天听不到卫冬和任超声音就缺啥似的,他常说卫东说啥了,任超说吃了红苕能软化血管还能增强免疫力,让我们常吃他栽的红苕。 
  每当我在生活中落寞失意的时刻,回到家中看到那一生仍坚持在土地中仍不富裕但康健乐观的老父亲,让我体验人生的苦涩和凝重。一梨耕牛,阵阵鞭声,一把锄头,荷薪而归,一把铁锹,开出一片翠绿的是他。一碗榛子,一生清贫,一曲秦腔,吼出农人无限闲愁的是他。看到父亲的坚强与乐观,年轻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止创造,有什么理由,不为辛劳的上辈人营造一个安祥的晚年。 
  我想写一首诗, 
  给北方的麦子, 
  越是贫瘠的土地你越坚强, 
  我想做一幅画, 
  给林木的守望者。 
  当绿树成荫, 
  你已风干成一颗老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