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语文科备考方案
作者:温平荣 时间:2008/7/28 13:53:2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57
以08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研讨考试说明,明确备考方向,使备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备考目标:
提升学生备考能力,顺利参加09年高考;大力超越08届,超标准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
三、备考思路:
以课本以及资料为依托,夯实基础;加强规范训练,狠抓落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得分意识;加强备课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科组备考的教学教研能力;向45分钟要成绩,提高备考效率。
四、备考措施:
(1)以考纲为准绳,明确备考方向。认真学习、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动向,掌握标高,有的放矢,使备考工作落到实处。
(2)统一备考思想。做到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辅导,统一考评。落实“备、讲、辅、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并严格实施。
(3)坚持每天一练、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并做好分析总结工作,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夯实学生基础,使备考工作真正起到实效。
(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抓好整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两类学生的工作:一是尖子生的成绩稳定提高工作。二是抓好临界生特别是偏科生的转化工作,力争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5)充分利用好早读晚练时间,认真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的指导及检查工作,力争此一板块的优秀率在85%以上。
(6)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针对教学问题群策群力,寻找最佳解决方法。
(7)坚持互相听课制度,科任之间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科任每周至少听课一节。
(8)力争把作文训练当作突破口。本学年努力使学生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收集年级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全级学生。
(9)通力合作,分块备考。专人负责,把好各部分知识的备考关。
五、备考工作分工:
(一)每周一练负责老师轮流表
何花温平荣赖程祎叶格伟刘毓程吉璞
(二)作文命题及材料收集负责老师轮流表
\ \ \ \ \ \ \
(三)专题复习备课负责老师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语言运用\
必考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四)作文指导老师
作文审题指导:\
作文谋篇布局指导:\
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指导:\
(五)每天一练出题负责老师
\ \ \
六、备考教学进程:
(一)新课学习阶段
2008年7月至8月,在暑期补课期间把选修文本《传记选读》学完,以完成语文学科高中阶段的毕业学习任务。
(二)第一轮复习阶段
1、时间:2008年9月至0 9年3月广州一模考试前。
2、任务: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资料及文本为依据,参考09年《考试说明》,认真抓好课本知识的系统复习归纳,抓“双基”夯实基础,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3、要求:立足学生实际,对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一个知识点全面复习,做到无遗漏。按照起点低一点(低中见高),难度小一点(小中见大),要求严一点(严中求实),密度大一点(密中求质)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训练题既要起点低、类型全、覆盖宽,还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内容细化:
①2008年9月:诗歌鉴赏
②2008年10月:
1) 语音
2) 正确使用词语及熟语
3) 辨析并修改病句
4) 文言文实词、虚词、翻译
③2008年11月:
1) 文言文整体阅读
2) 扩展、压缩语段
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 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
④2008年12月:
1) 修辞
2) 其他语言运用题复习
3) 现代文必考阅读
⑤2009年1——3月
1) 文学类阅读(小说、散文)
2) 实用类阅读
(三)第二轮复习阶段
1、时间:09年3月—5月上旬
2、任务:以09年《考试说明》为纲,讲重点、抓关键,突破热点,构建专题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精选或组编仿真模拟试题,组织学生做套题,提高分析试题与解题能力,使学生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有一个较大提高,基本与高考要求相适应。
3、要求:这一阶段把前一阶段中较为凌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组织学生训练(学生每训练一套,教师都要逐套检查完成情况并签字)。通过专题训练和学科综合套题训练发现问题,认真讲评,讲评时注重错因分析、注重思路引导、注重方法传授、注重思维发散,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完成知识向能力的成功过渡。
(四)第三轮复习阶段
1、时间:5月中旬—6月3日
2、任务:以学生自查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教师辅导答疑为主要授课形式,指导学生自查补缺,回归课本。同时注重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训练,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能得到有效发挥,开展应试技能、技巧指导。
3、要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自我复习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抓高考知识点,检查已做过的套题中出现过的错误是否已得到纠正,以巩固复习效果。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运筹等方面进行调试。要求学生做题时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清晰性、思维严密性、叙述条理性、结果准确性,全面提高应试技能、技巧。
七、其它
1、备考应在学校以及年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与指导下开展;
2、备考时间如有冲突,以学校以及年级的安排为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