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作文考试预测

作者:重庆一中 陶益普|  时间:2005/1/5 14:06: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09
  〔2004年试题的回顾〕
  1.话题作文为主,辅以命题和半命题作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试题的命题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话题作文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主流。题目所涉及的话题大都是学生熟悉的、关心的,考生都能有材可选,有话可说;即使是命题和半命题作文,题目也较为开放,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放宽要求,这就更有利于考生写出真情实感。
  2.淡化文体,鼓励考生大胆创新。
  近年的中考,大都有“文体不限”这一条。对文体不做要求,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从而写出有个性、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更利于作文的创新。
  3.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
  写作内容切合学生实际,大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且十分熟悉的生活;能引领考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便于他们感受生活,领悟人生真谛;也能让他们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
  1.形式:仍以话题作文为主导。
  2004年的中考,乃至未来几年的中考,大都会采用这种形式。这一是受素质教育的影响,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命题者通过多年的总结,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完美的诠释素质教育,认为话题作文更易于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考出真实水平。
其次,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也可能出现,但即使是这两种形式,它也会注意到学生实际,注意开放性,不作文体限制。
  2.内容:贴近生活,面向学生。
  命题者将注重考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人人都有话可说。写作视野更为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关爱生命(2004年重庆市以“生命”为话题);关注生活(2004年江苏省常州市以“珍惜”为话题);关心祖国(2003年广西区以“抗击非典”为话题);探讨人生(2004年浙江省杭州市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崇尚美德(2004年四川省泸州市以“诚信”为话题);放飞想象(2004年湖南省常德市《我有一个梦想》)。概言之,作文的内容以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中学生生活,弘扬人文精神为主。
  3.表达方式:强调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纵观近年中考作文题目,虽大都“文体不限”,但这样不等于不要文体。事实上,优秀的中考作文,一般都侧重于某个文体,侧重于某种表达方式。当然,真正让它成为优秀作文的,应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立足点:着眼创新能力
  先看2002年四川省内江市的中考作文题:“难忘的初中生活结束了,过去的日子里,你可能有过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有过成长的烦恼,但是一个崭新的明天,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明天充满希望,明天令人向往……明天究竟怎么样?请以“明天”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道典型的考查学生联想和想象的作文题,它的立足点,着眼点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5.亮点:强调“特色加分”
  从2000年开始,已经陆续有一些省(市)的中考作文题出现了“特色加分”。这一是受到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的影响,二是顺应了中学生写作发展的历史潮流。“特色加分”一般为3-5分,这儿的“特色”为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情感悟;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③语言生动,有文采。这三方面只要达到某一点,则加3分,特别突出的加5分。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少年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你就能写出好作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