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来雪飘
作者:刘萍 时间:2008/9/8 19:58:2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46
溪水青山,菜花蝴蝶,锄豆织笼,卧剥莲蓬。我想念童年,快乐无处不在,它藏在暮色中母亲一声声“吃饭了”的呼唤中,躲在父亲坐在我身边看我解难题时的一声声“仔细点”中。那时候,草青青,风轻轻,时光飘飘如白驹过隙,童年的我没有季节的感觉,所有的时光都是春天。
最幸福的事是考上师专,那个七月过后,父母脸上的自信溢于言表,他们的儿子从小时候的不争气、四处惹祸到居然能够自己找到“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一份工作。母亲总是欣慰的对我说:“我就知道我的儿子能考上学。”可是母亲啊,您不知道,就是这句话让我得以找到一个向上的支点。这时节,温暖的阳光几乎炎热,让我找到了夏天的感觉,滂沱的大雨一洗天地,凉爽而又惬意,湿润的土地上满是小花的世界,虽然缺少了迎春和桃李杏们,可小小的草花在我的眼里依然鲜艳得令人心惊,这才是小小的我所能享受到的小小的美丽。
刚结婚,母亲查出患了癌症,其实她很久就感觉到了问题,可是为了不影响我的婚事,用她的话就是“不能让坏事冲了你的大事。”在婚后两个月,隐瞒不住的母亲去医院查了病。秋风吹过,叶子黄的让我想起母亲的脸,在医院拿到活检单子之后,我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哭了好几个小时。她太苦了,十七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帮着外公把四个弟妹抚养成人,最小的姨和舅一个七岁,一个五岁。然后是永远解决不完问题的、永远不懂事的我和弟弟。母亲离开的过程我无法回忆,我只知道,人生有一个季节叫做秋季,那是一个天空空旷人心空荡的凄凉时刻。
好在还有父亲和弟弟相依为命。那一年父亲五十一岁,弟弟十五岁。我一有空就回家,破旧的老家是我生命的源泉,是我一切的开端。回到老家,我在墙上的相片里看到父母的笑意,在挂衣橱的镜子里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在墙角爬山虎叶子的响声里听到了父母互相打趣的声音。我理解了父亲为什么放着单位的空房子不去住非要住在老家的原因:这个家,是有生命的,人一旦离开,它会哭泣甚至死去。一有好吃的或好衣服我就会赶紧买回去给父亲和弟弟,我忘不了母亲临终的话和她期待的眼神,为此我几乎忽略了自己的小家。母亲的离去带给我太大的恐惧,此前我不知道人在灾难面前真的会如此束手无策,居然可以这么快的走远,即使知道也只有在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会感觉到那种伤痛是如此的透彻心扉。
这种恐惧感伴随了我好长时间,我努力工作试图忘却它,同时也希望让自己的成绩带给父亲更多的欣慰。两年之后的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父亲在单位突然生病了。我匆匆赶去,还没下车,我听到了弟弟嚎啕的哭声,父亲走了。我扑在父亲的身旁,摇晃着他高大的身躯,那是我和弟弟曾经的依靠,我和弟弟不能没有他,可是父亲的冰冷冻僵了我。为什么,凭什么,这瞎了眼的老天?短短的三年时间,让刚刚五十出头的父母相继离开了我们,我能感觉到父母临走时的不甘,他们怎能放得下我们兄弟。我还感觉到了自己心脏的痛,还有重,憋得我喘不过气哭不出声,只有咬着牙的呜咽,当着弟弟的面我不能放声哭啊。这一天是零七年正月初七,在爸、弟弟还有我刚度过了又一个想念母亲的新年之后的第七天。晚上我一个人陪了父亲一夜,坐在父亲的身边暖着他的手跟他说了很多。我怕,怕父亲的身上冷,怕这个冬天的雪花打湿了他的衣服;更怕他老人家的心冷,怕他走得频频回首。我心里劝自己,至少父亲没有受罪,父亲走了,母亲也就不孤单了。
此时此刻,我断定自己的人生今后就永远停留在这个季节。或许这就是生命,所有的欢乐已离我远去,我坦然接受。我叫过弟弟,让他看了看母亲病重时给他准备的一箱子鞋垫,还有母亲最爱看的一箱子弟弟的画笔、画稿,还有父亲给他入的各种保险和从没有让我们看过的日记,对他说“不能辜负了父母,要好好努力,做个好人。”
我的生活从此不再有曲线,会平行前进,希望顺利到达终点,最好不要在很早的时候就滑落。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知道,我认可。弟弟和我的孩子还没有一路走来,希望他们善待自己,好好欣赏春天的草儿青青,夏天的花儿怒放,应该还有坦然去接受秋天的叶落和冬天的雪飘。
后记:没有想到会有人愿意看这篇文章,只是在看到今年我省高考“春来草自青”的话题时感到有话要说,排遣一下压力。大家真的必须要记得,有些爱走远了就再也不会回来。好在我已经走出来,感谢不为名不为利的共鸣和更多不为名不为利的欣赏,有你们共通的情感,我很感激。也许很多人不能忍受文章思想性上的消极,我不知道这种人是不是像机器一样加了油就轰鸣,像喇叭一样通了电就呼喊,就是机器和喇叭也有卡壳的时候,何况人,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是人的不同时候的真性情。《变形记》《城堡》《追忆似水流年》《荒原》一样是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压抑的追求,还有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安娜的卧轨、于连的毁灭,有多少人能做到高大全?能没有痛楚?没有伤痛仅仅是美好的一个祝福,但还是要祝福大家远离伤痛,永远幸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