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作为主观题考查的答题对策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12 11:57: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15
 
    从针对2002年高考的有关信息得知,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即由原来的判断选择变为语言表达。形式变化,难度增加,相应答题的对策也有变化。考虑到诗歌鉴赏的特殊性,考虑到考纲的具体要求,由学生回答部分大概可由以下几个部分(考试时会从中择取几点)来组成:
    一是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对诗句内涵的挖掘。 
    二是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
    三是对诗歌风格的判断,对诗歌体裁样式的识别。
    四是对诗歌艺术技巧的研判。
    五是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从上面的五点入手,简略叙述一下答题的注意点:
    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相当于文言文的翻译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的翻译。特别注意的是,对多音多义词的翻译疏通一定要在吃透整个诗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义。对一些词的附加语义(感情色彩、语境语意)要结合诗境考虑。对诗歌句子的理解更要从全诗入手,看是写景还是抒情,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涵咏深刻哲理性强,还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强,进而对之作出正确的解释。
    二、对诗歌形象的把握,尽可能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写作的背景、诗歌的文本内容及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看诗歌是写自然界的景还是抒人文化的情;看是借助自然景象并赋予其人格化的形象,还是直接出现抒情主人公的身影;看诗歌是表“小我”志趣,还是发“大我”情怀。
    三、对诗歌风格与体裁的研判是比较简单,并容易作答的。只要掌握了有关诗歌常识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第五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和第六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
    四、对艺术技巧的研判是有一定难度的,它建立在对各种艺术手法掌握的基础上,这要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认真揣摩体会。考试时有可能考表达方式,有可能考修辞手法,有可能考表现手法。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喻、通感、对偶、仿拟、隐喻、借代、象征、烘托、映衬、摹状;有正面有侧面;有实写,有虚写;有的是触景生情,有的是寓情于景;等等,都要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五、对主题的理解看起来难,实际上是比较容易作答的。当我们对一首诗歌作了上述的分析后,它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倾诉什么,发现什么,追求什么,解释什么,批评什么,描绘什么,忧虑什么,思考什么,表达什么,只要结合诗歌的全体内容就能够作出相对正确的诠释。
    六、多看多思那些诗歌鉴赏选择类的题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那些选择肢的理解,来体味答题的思路,开阔答题的思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