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让我们重新再来

作者:宁海明望中学 陈语  时间:2008/10/16 23:26: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98
  初见小薇,觉得她是个很美的女孩,尤其是那双眼睛,大大的,却总是笼罩着一层迷蒙,让人心生怜爱。她的作文很出色,第一次读她的文章,我惊讶于她的出众文采。渐渐我才了解到:小薇其实是个很让人头疼的女孩。她的英语、数学等学科几乎都一窍不通却又不肯听讲不肯写作业;她性格孤僻,几乎没有朋友;最要命的是稍不合意她就会冲出教室冲出校园,每次大家都要劳师动众地去找她回来。
  为了更好地帮助差生,学校实行了德育导师制,小薇成了我帮助的对象。这天下午,正是上课时间,有学生推门进来报告:小薇又跑了!班主任李卫马上冲了出去,我也急忙跟了出去。还好在校门口把她截住了,我示意李卫先回办公室,然后我拽住她来到操场边的树阴里,开始了我们之间的第一次单独交流。
  她垂着头,站立的姿势像根麻花,初夏的阳光透过树阴的缝隙班驳地落到她的身上,灿烂而耀眼。我说:“小薇,与人交流一定要看着对方,这是一种起码的礼貌,你可以抬头看着我告诉我今天为什么要冲出去吗?”她慢慢抬起了头,眼里噙着泪花,似乎有无限委屈,在她细如蚊语的叙述中我了解到是因为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觉得没面子就冲出去了。
  我递了一张纸巾给她擦眼泪,然后开导她,三言两语后她就明白是自己过于任性,应该去向老师道歉。然后我很郑重地对她说:“小薇,现在我是你的德育导师了,我会像对待女儿一样地要求你教育你,你愿意吗?”她看了看我并不表态,可是眼神却分明有点欢喜,我接着说:“那么我们之间现在来个约法三章……”我一边提要求一边和她商量如何施行,慢慢她的话多了起来,甚至有了浅浅的笑容,从那月牙儿般的笑容里我读到了她心里对爱与关心的渴望。
  约法三章的第一条是不可以在上课时擅自冲出教室,如果违反就自己来读书,在安静的阅读中完成反省。那次谈话的第三天中午她捧着书来了,怯怯地说今天又从数学课堂上冲出去了。我让她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开始交流,她说:“老师,今天冲出去之前我其实想到了我们的约定,可是我没忍住……”看着她切切地表白我心里涌动着暖流,帮她理了理额前的头发,我说:“小薇,慢慢来,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我的乖女儿的。”
  我向朋友借了几本《读者》给小薇,嘱她读我替她挑好的文章,读完再来对我说感受。那些文章大都用生动新颖的故事来启示人要脚踏实地全面发展,小薇是个有悟性的孩子,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渐渐其他科老师告诉我她上课要听了并且作业也开始交了,虽然还是经常错得惨不忍睹。
  我很欣慰,叫了她来鼓励了一番,并且私下里找了班上最随和上进的芳芳和冬梅,希望她们向小薇伸出友谊的橄榄枝。我似乎相信了自己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热切地期待着我的“女儿”最终可以凤凰涅磐。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薇的好样子却好景不长,大概是进步不明显,大概是努力太辛苦,她又开始变得懒散了,各科作业缺交又有她了,然后老师们提到她又开始摇头,最终有一天上课时我从她专心凝视的抽屉里扯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字条,挫败感使我怒不可遏:作为她的导师,我失败了;作为她的“母亲”,我也失败了。
  下课了,我铁青着脸走在前面,她无声地跟着我到了办公室。空气像凝固了似的,她垂着头绞动着手,我看了她一会儿,终于努力用平静的口吻说:“你可以给我一个解释吗?”小薇扬起了脸,带着哭音地说:“老师,对不起!”
  空气再一次凝固。我想起她前段日子见了我就笑吟吟地迎上来而这段时间她远远地见了我就躲,我想起每次看我时她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依恋,我能感到在她心里我和别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她是在意我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是尽可能深入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我问自己:我真的竭尽所能去走进小薇的内心了吗?我真的是在像一个母亲一样,以最恰当的方式用最持久的耐心多角度去关爱她感化她了吗?教育本身就有反复性,如果没有一颗持恒的爱心,那么重塑一个孩子的人生又从何谈起?爱如果像涓涓细流最终能滋润心田,那么我怎能因为给了一小碗水就希望这心田即刻绽放花朵?
  一句话在我心里冉冉而起:小薇,让我们重新再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