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经典作文精选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1/15 16:34:0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521
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小时候看蔡智忠的漫画,他说:“能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当成工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过了许多年,现在看来,这句话依然是一句至理名言。
学海无涯,唯乐能渡之;而学海之乐,也无涯。
在常去的老书店找书——四面墙壁上都是书,且直通通地堆到天花板——找了一个下午,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并被蚊子咬出大包数个。头昏眼花,终于寻到自己要找的那本书。翻开来,纷飞出来的有碎纸屑、尘土和油墨的美好味道,闭着眼深吸一口气,不亦乐乎。
借朋友的书来看,发现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她的批注。一边看书,一边看她的批注,看得不停地笑,然后拿出笔来,在她的批注旁再批注。一边写,一边想她看见我批注时的样子,不亦乐乎。
锦江边杨柳新绿时,要一杯茶在河边坐上一个下午,任凭邻桌的人打麻将。自己只看一本书,厚厚的三百多页,一个下午居然全部看完。看完后,邻桌一个人大叫一声:“和了!”他笑,我也笑,夜色将起,胸怀空明,不亦乐乎。
写文章一夜,但浑然不觉,突闻窗外传来麻雀呜叫。打开窗帘,见东方已白,楼下街上已有生意人推车出来了,骑着三轮沿街卖梨。冲下楼去,买新出笼包子一个,豆浆一杯,回来一边吃早饭一边看昨夜完成的作品,居然发现偶有一二精妙之句。怀疑这文章是否自己所为,喝口豆浆,沁人心脾,不亦乐乎。
我家小妹生来顽劣,看电视,吃零食,吵吵闹闹,一刻也不给人安静。她父亲遣送她来我家,我教她读宋词。读一句,讲一句。读到东坡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小女孩居然双目湿润,痴痴地念。我叹!无论早晚先后,坠入这迷恋中的人。殊途同归,不亦乐乎。
凡世间做学问的,写文章的,好读书的种种痴儿。并非清教徒,也不是苦行僧。活得也是有滋有味,过得也是活色生香。如此,在学海中沉浮。粗茶淡饭。秉烛夜读,为何?所求的,其实是一个乐。
而我们每一个,来到这世间的人,都是神的宠儿。有人品得荣华富贵,有人品得如花美眷,而我们独品得这份难与人言说的清苦和平淡。虽为学海,我们却愿永生沉浮其中。更希望,这茫茫大海。永远未有尽头。
行而后三思
三思而后行。
——《论语》
中国人内敛、谨慎,凡事都讲究“三思而行”。这种思维定式把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包裹得严严实实、无懈可击。
然而,时代在变,而且变得很快。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个“男耕女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慢”中国了,讲究的是速度,是果敢,是执行力。若还是一味地在“三思而行”这套知行观上坚持一条道跑到黑的信条,结果就是
机会的丧失。
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别开天地,另立门户”:行而后三思,如何?
多年以前,当田径教练马俊仁率领王军霞、曲云霞们夺得世界青年女子中长跑冠军之后,有人问他:“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女子中长跑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之前想到这种结果了吗?”
马俊仁听罢哈哈大笑:“就在比赛开始之前,我还告诫我的队员们,什么都不要想。咱能领先对手500米,就说明咱具有500米的优势;咱能领先1000米,就说明咱具有l000米的优势;如果咱只是输了最后l00米,这说明咱大部分时间都比她们跑得快,剩下那l00米,咱回去接着练!”后来的事,地球人都知道了,马家军一路领先,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
应当说,马家军的一系列奇迹不是一蹴而就的,前一个奇迹总是后一个奇迹的铺垫:“鹿跑”姿势,特制鳖汤等等都是“行而后三思”的结果,这些结果再去制造一系列硕果。从这个角度讲,“行而后三思”并非是一种不计后果的鲁莽,它推崇的是一种对惰性的突破、对血性的激励以及对灵性的解放。
俗话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可不平等之处在于创造或发现机会的能力。“行而后三思”就是一条机会创造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果敢是铺路石,“三思”是压路机,而机会就在这种先“行”后“思”的人生旅途上得到培育、得到提炼。伟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有果敢地“行”,我们的“思”才会有绽放的舞台,才会让我们的“行”跑得更快、跑得更稳。
“行而后三思”,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规矩,也成方圆
俗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代,只有圆规才能画出圆形,只有曲尺才能画出方形。然而,
在今天,不借助这些工具,仅仅是点几下鼠标.就可以画出数以千计的标准图形。
规矩实际是一种比喻:假如你不按照一定的方式出牌,你就一定玩不成。真的如此吗?
规矩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不禁要问:“在立规矩之前,方圆何在?”
规矩按制定的时间先后分旧规矩和新规矩,那么我们到底要遵循哪个规矩?
如果一味地在行为上端正老实,合乎标准和常理,新规矩从何而来?
如果有幸在遵循旧规矩的基础上保证了自己的成功而成为新规矩的制造者,我们是否也成了不规矩
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遵循着规矩,世上的人都将固步自封,有何进步发展可言?
规矩太过严苛就成了镶着金边的牢笼,任凭你是只大鹏鸟,任凭你有鸿鹄志,你的一生也将无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