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短文写作的突破口

作者:一中高三语文组  时间:2008/11/28 6:57:3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37
  2008年高考,湖南省自主命题中启用了赏析短文的这一出题形式,对其好评如潮。2006年依然采用了这一种命题方式,估计2007年仍然会沿袭之。对赏析短文的写作,我们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进行的扎实的训练,可每一次训练结果是优作寥寥,而高考日益临近,此情况实在堪忧。
  所幸的是,经过系统的复习,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赏析短文的写作要领。如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根据文体,找寻特点;切合题意,精心选点;边叙边析,观点鲜明;方法多种,灵活选用;结构完整,力求文采。一般不再犯以述代评或以感代评的简单错误了。但是,一旦学生面对长篇的文字,尤其面对那些似曾相似的赏析文题时,仍然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笔。即便完成了任务,也有很多的学生的文章分析或是脱离文本或是不得要领。何也?我认为这与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极力宣扬的所谓“美学”有关,教学中凡事跟着感觉走。如一篇课文提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谈谈你的感受?只要言之成理便可,如果有创新思想,更是要大加赞赏。至于行文章法、艺术手法和语文特色全不去归纳理会。学生们谈得头头是道,可一问起他们的“本文在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他们无话可说。这就是目前我们一部分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往往脱离具体文本而随心所欲所致。
  《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6年湖南省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就是让语文教学重回阅读的基本环节,并为赏析短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在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找到短文写作的突破口,快速提升“赏析”得分是当务之急。我认为不妨从如下方面努力:
  一、要整体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类似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并找到作答的关键语句。这一点实属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绝对不能全盘否定的,不但如此,在这方面还要进行扎实的训练。如赏析主题思想及表现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并组怎样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而不会因一叶障目而出偏离题。
  二、要全面把握赏析文题的内涵。如赏析描写的特色,就应该想到从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侧面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中选一项来分析其妙处或效果。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至于让雾里看花,不得要领了。
  三、要用科学准确的术语进行概括。如写谋篇布局的结构时,可运用“首尾响应”“线索分明”“一波三折”等词语;写联想的特点时,可运用“思接千载”“虚实相生”等词语。
  下面就以近日的一次短文写作训练为例进行具体指导。
  囚 绿 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 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 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
  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
  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 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 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1、简析《囚绿记》谋篇布局的技巧
  2、简析《囚绿记》象征的巧妙运用。
  3、简析囚绿记》景物描写的特色。
  1、 简析《囚绿记》谋篇布局的技巧。
  本文行文节奏感强,叙事有波澜。(3分)
  文章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开门见山,点出题旨,而是用冒头法,从去年夏天间的事情,娓娓道来,逐层展开。(3分)
  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极写“我”对绿色之爱,作者于“山穷水尽”之处,用“忽然”一词,异峰突起,把文章推进中心:囚绿。其间穿插“我”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人剪除的惋惜。“我”发现“绿友”追求光明,永远向着阳光,工是没有阳光,它就枯萎变色。至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个“永不屈服天“黑暗的囚人”。于是决定开释这“绿友”。最后以怀念这圆窗和“绿友” 作结。末了,一个问号,含蓄隽永,令人深省。其间,疏密相间(如细写“囚绿,略写“念绿”),虚实相生(如把装饰“实”的房间的绿移来装饰“虚”的心情),富有变化。(5分)
  作者这样匠心的安排,精巧谨严,平实自然,同时又平中见奇,出奇制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见绿、赏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5分)
  布局谋篇类提示:
  可从标题的拟制、首尾的特色、线索的安排、情节的起伏和叙述的方式等入手和分析。
  可用的术语:首尾呼应、线索分明、一波三折等
  2、简析《囚绿记》象征的巧妙运用。
  作者巧妙地借爱恋绿色——这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委婉而深沉地抒发了对光明自由生活的爱,和对窒息我们民族生机的日本强盗的恨。(5分)
  生在天空底下的植物,把它移到黑暗的室内,尚且都要变成细瘦、娇弱,好像病了孩子,那么,生活在社会上的人类,尤其是酷爱自由的中华民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那他们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植物的本性是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是“永不屈服于黑暗” 的坚强民族。(6分)
  作者以深沉委婉的笔触,极赞了我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气节。绿是囚不住的,自由光明也终究要回来。“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作者坚信日本强盗终将要疲赶出去,总有一天,他会和他的“绿友”见面。(5分)
  象征类提示:
  第一段:作者借什么(本体),象征什么(象征体),表过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第二段:结合文中句子本体的特征和象征体的特征,巧用语句过渡好。
  第三段:借鉴一点艺术技巧或语言方面的专业术语作结,如以深沉委婉的笔触或清丽明快的语言,赞颂它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或愿望等。
  联想的妙用:
  提示:可从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的角度考虑,也可从联想的多样性和巧妙性等角度下笔,写出联想的作用。
  可用术语:思接千载、虚实相生等
  2、 简析囚绿记》景物描写的特色。
  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进行了绘形绘声的描写。(4分)
  有粗略的描写,“便有一片绿影”,仅是影子;有精细的“特写镜头”,“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还有对绿枝变化过程的描写,“变成柔绿,变成嫩黄”。(6分)
  同时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从称呼(绿友/绿囚)到神态,对“绿”进行描摹,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也就曲折地反映出了作者在民族危难之际,对自由光明的热切向往,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6分)
  景物描写类提示:
  角度:动静、远近、高低、虚实、色彩;
  手法:修辞;效果:意境美、画面美、情味浓)
  还可以从景物的特征、变化、情感以及描写的目入手,品出散文的“诗情画意”。
  术语:巧用修辞、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如果每一次训练,都能引领学生如此写作,如此进行归类整理的话,那么我们的每一篇赏析就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行而有文,就会大大减少那些盲目空洞之作了,那么再多几份优秀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