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流淌笔间”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作者:佚名 时间:2009/1/6 20:44:4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655
很多人都喜欢这诗。因为它用语言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创造了和谐的旋律。同样的,要想一篇文章被读者倾心,它的语言也得优美、生动、流畅。而在我们的写作中,熟练运用精彩语言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
二、我们先来看两篇文章《稀释欲望》、《“天使”与“魔鬼”》,感觉他们的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阅读)
《稀释欲望》读起来很美。美在哪儿?(句子读来朗朗上口,用词用得恰当。)可能现在同学们能感受到精彩语言带来的巨大的心灵享受,但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好在哪儿。那么,我们就用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分细则为标准,检验这篇文章语言好在什么地方。
三、介绍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一至四等的语言项分别是"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得分依次递减。语言流畅,我们很多同学都能基本做到,但是,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基础等级得分,还应该争取那10分发展分——有文采。这文采分又怎么得到的呢?要看《评分标准》的解说: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我们就依次从这四个方面来做一次比较深入的研讨。
四、《标准》解析
(一) 词语生动
也就是要求选用形象的、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形象就是用语贴切,深入,精当,而新鲜并不等于用奇、僻字,主要是把常用的字词用别人很少用的搭配方法来组合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正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晬语》)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别具一格的例子。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弄",新鲜,活泼。
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观察细致,感觉细腻,写出露水在阳光下的动态美。
臧克家《难民》“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夜幕渐黑,归巢的乌鸦的翅膀一瞬一瞬模糊,一个"溶"字,耐人咀嚼。
李斯涵《把握有限的今生》:“朝阳喷薄而出,天地之合,分娩出了又一个灿烂的今天。” 给人新奇的感觉,审美的愉悦。
还有我们上次作文“忙”,睢照蜀同学写的“轻飘飘的回到座位上”,生动反映了同学的心态。
(二)句式灵活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如《我的空中楼阁》“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用了长句短句的搭配,读来有韵律感。
如李元洛《阳刚之美》:“妩媚是美,有如月上柳梢;华丽是美,有如芙蓉丽日;淡远是美,有如秋水远山;奇矫是美,有如鹰飞岳峙;婉约是美,好似曲涧幽泉,小桥流水;豪放是美,如同长江大河,海雨天风……” 从整体上看,句式相同,读起来气势充盈;后面2个分句又比前面4个分句分别多4个字,整齐而有变化,多样而又统一。
又如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列举四季和不同景致下一连串悦耳之声,营造了优美的画面,令人心旌摇荡。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恰当的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因素。
如刘鹗《老残游记》“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张潮《幽梦影》:“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贾平凹《延川城》:“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用一系列排比,展示陕北风情,又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终于挨到了铃声响,告别“牛顿”,我们这群“鸥鹭”飞出了教室,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欢呼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是我……”,引用、化用精当幽默,学生生活被描写得活灵活现。
(四)文句有意蕴
语言涵义丰厚,意味深长,富含哲理,有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有文化底蕴,"言有尽而意无穷"(严沧浪《诗话》)
[美]艾尔玛•邦贝克《父亲的爱》:“……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语意双关,既说放手让孩子骑车,也含有放手让孩子独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耐人寻味。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只有……
张笑阳:,忙与闲
这里面,尤其是修辞手法,是我们应该着重掌握的,因为它相对来说容易把握,而且美化效果明显。
五、在具体了解了上面四个方面让语言“出彩”的方法后,我们可以试着来就一些简单的话题口头作文。老师给两个题目,大家来想想,怎么用几句话来拓展这些词语。
(三) 为友情做拓展:
(学生活动,口头作文)
六、学生展示:
刚才,我们聆听了同学们的才华成果,下面,我们要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请大家下来搜集的你认为有文采的文段,交流交流,共享美好的精神食品。
(小组交流,由2—3名代表学生说),教师引导大家评。
七、片段练习:
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口头练习和课外资料,我现在对同学们能写出有文采的句子非常有信心。我们来试试,做个话题作文的片段,再次展示我们的才华……
投影题目 “善”为话题,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练习。
八、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
九、展示例文:《人生的大境界》,点评第一段
“善,让中华几千来的文人骚客沤心沥血,登高作赋大加颂扬;善,让九州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苦苦追寻,虽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善,像春天里和熙的柔风一次次将残败破落的华夏大地吹得绿满天涯;善,又好似金秋的太阳照耀炎黄子孙们的心房,凝聚大地的精华成为一颗颗善果。”
[简评]
运用各种句式和各种语气,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灵活多变;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引用、顶针、层递等修辞方法,生动活泼,表现力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有文化底蕴。文采似鲜花争艳,情感若朝阳喷薄,气势如大河奔流,让人于酣畅淋漓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在审美愉悦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有的语句须要推敲,如"善心如萌芽破土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复苏"。
十、总结: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学习了怎么使自己的文章有文采,讲的都是些便于操作的方法,而要把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方法用到作文里,除了技巧上要掌握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多观察、多阅读、多感悟、多练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祝愿大家通过今天的课,对作文语言技巧有更进一步的把握,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