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表达方式的考查——2004年中考题探究

作者:河北唐山开滦十中 路志云|  时间:2005/2/15 15:24: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509
  有无基本的有关表达方式的常识,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下。能够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辨析文体,进而按照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进行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把钥匙。因此说,语文试卷中的每一道阅读题,都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或隐的与表达方式相关。研究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直接考查对表达方式的了解程度的阅读题很多,尤其是在记叙文阅读中,几乎每卷必考,有的省市甚至占了一半以上。现简单归类如下:
  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第三段中,毕业欢送会上,低矮的屋子里异乎寻常的安静,全班同学谦让有礼,说话声音低低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吉林17题)
  2、透过动作、神态描写体味人物心理。
  ⑴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的潜回教室。”请发挥想象,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我想:“                                                     ” (广东第17题)
  ⑵概述人物心态
  例: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眼里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河北23题)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青海湟中25题)
  文中第⑦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黑龙江17题)
  3、透过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第①段的描述对下文的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当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昆明21题)
  第⑥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昆明23题)
  4、找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
  例: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河南试点市使用11题)
  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做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原句回答。(昆明22题)
  5、联系上下文进行补写
  例: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河南试点市使用11题)
  联系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补写几句描写“我”抱母亲的动作的句子(不少于20字)。(青海湟中26题)
  6、探究原因
  例:在文末“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母亲为什么会流泪?(青海湟中24题)
  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的是什么?(河南试点市使用10题)
  第一次:                                                                    
  第二次:   
  7、直接考查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哪种描写方法,甚至是描写了哪些方面。
  例:本文人物描写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昆明24题)
  文中画线句“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青海10题)
  文中些年轻女子除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外,还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阅读第①段,说说主要写了他外貌的哪些方面(至少说出两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他给“我”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山西临汾22题)
  答:⑴写了外貌的这几个方面:                                               
  ⑵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8、其它
  把第⑥段划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答:生活就是这样,                                             。(河北26题)
  综上,在记叙文阅读中对表达方式的考查,主要表现为对描写的考查。虽然考查形式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