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之作文的续写

作者:王学彪整理  时间:2009/3/7 18:09:3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107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让心灵在阳光下跳舞”为题,写一篇叙事性抒情散文。
  要求:以下面提供的三段文字中的一段为开篇或结尾,不少于800字。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得抄袭。
  (1)室外的气温极低,却是最近难得一见的晴好天气。索性和衣躺在床上,索性连窗帘也不拉,让阳光直直的亲吻着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尽兴地跳跳舞。
  ……
  (2)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在这样一个允许自己从容拿出心情的中午,忽然有了点豁然开朗的顿悟。
  ……
  (3)……
  我想,经历了阳光暴晒的心情一定会沾染上阳光的味道,而阳光般的性格和阳光般的心态才可以让自己短暂的人生不虚此行。
  【写作导引】
  这一道看似简单,其实比较复杂的作文。复杂在考生既要考虑一般作文的常规要求,又要准确把握所提供的三则材料。三则材料或为篇首,或为篇尾,续写或补写的作文主体与材料自然衔接,写作既要保持内容的连贯,又要保证语体风格的过渡自然。
  完成作文,需要考生注意“三审”:
  一审文题:
  本题是一则命题式材料作文。文章提供了文题“让心灵在阳光下跳舞”,考生首先要注意其与话题作文可以自拟题目的区别,其次,透过题目中的关键词,揣摩题目的虚指意义或象征意义,探寻文章立意的深度。“心灵”指人的内心世界;“阳光”具有相对于阴暗、低沉、抑郁、失败、挫折、孤独、寂寞、怅惘等而存在的抽象化的内涵;“跳舞”或欢快,或热烈,或昂扬,或进取,或奔放,……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激情或美感。“让心灵在阳光下跳舞”所要反映的就是一种纵向或横向变化之后,“我”的心态乃至行动上的积极变化。这是作文的基本立意方向。
  二审要求:
  作文要求中,“叙事性抒情散文”提示考生,这是篇借事抒情的散文。叙事,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情节,有与中心紧密结合的叙述材料,有突出中心的人物形象刻画。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得通过人的活动来揭示主体意蕴;抒情,以叙事为基础,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表达自己的思考,抒发情感。叙事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叙事的主旨升华。二者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此外,使用提供的三段文字中的一段作开头或结尾,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审材料:
  每则材料都内藏一些限制性的信息,这些隐含信息,对立意构思、结构文章都有限制性的作用,稍不留意,就可能致使作文偏离整体要求。
  (1)室外的气温极低,却是最近难得一见的晴好天气。索性和衣躺在床上,索性连窗帘也不拉,让阳光直直的亲吻着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尽兴地跳跳舞。
  以其为开头,需要抓住“却”后文字所蕴含的“亮色”,首段的渲染气氛、衬托心情的作用不可忽略。而所叙之事,则以乐观、向上为主旋律,抒发昂扬、向上的思想情感。
  如:……曾有朋友给我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少了两个字——感动。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被许多平凡的事情感动着,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此时此刻,感动的心灵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了历历往事。
  此段文字接续上文自然妥帖,顺势的过渡引出历历往事中那些令人“感动”的镜头。
  (2)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在这样一个允许自己从容拿出心情的中午,忽然有了点豁然开朗的顿悟。……
  这段文字有一个关键词语“顿悟”,它的意思是“顿然破除妄念,觉悟真理”,指对世事的忽然领悟。“领悟”的一般是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认识的提升,一般以哲理性的语言抒发对人生的某种情感。此外,也要注意“从容”“豁然开朗”。
  下列句子不都属于对生活的“顿悟”,
  ①人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也要有勇气去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我钦佩这位冰上女王,我的心为之颤动。我走出树阴,让我的心在阳光下跳起舞来。
  “人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也要有勇气去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这是运用横向比较之后,得出的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具有思辨性,是一种“顿悟”。
  ②一颗颗鲜活的形象闪过,幻化成一个个音符,在历史的五线谱中跳起优美的舞蹈。我看到了那颗宽容的心灵,我看到了那颗高尚的心灵。
  “宽容”与“高尚”是赞美人的品质,在内容上是对所写之人的赞美而非顿悟。
  (3)……我想,经历了阳光暴晒的心情一定会沾染上阳光的味道,而阳光般的性格和阳光般的心态才可以让自己短暂的人生不虚此行。
  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收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话语中心包含两个内容:性格和心态。考生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只抓其中,忽略另外,这就造成了前后照应不全面的问题,使结构显得松散。
  【例文示范】
  让心灵在阳光下跳舞
  二年18班 刘璐
  如果上天赏赐阳光,就敞开心窗,让心灵淋浴在阳光下,轻舞飞扬。
  ——题记
  窗外一片金黄。
  冬日的太阳仿佛远在异地时电话里母亲的声音,让心觉得亲切。院子里僵硬了很久的柳枝跟着晒太阳的人一齐舒展着筋骨,伴着风在阳光下起舞。
  我站在阳台的阴影里,看阳光透过盆景在地板上留下斑驳的影儿。电视里报道南方雪灾的主持人的声音饱含深情,让我感到一丝厌烦——这样美妙的景致下,苦难仿佛远方隔了海又笼了雾的港湾,模糊而遥远。
  我在这里等她,她是我家农村里的一个远房亲戚,明天学校开学,今天要在我家借住一晚。听妈说,她很不幸,父亲早逝,母亲没日没夜地干活操家,姐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她仿佛是小说家笔下苦命的娃儿。
  她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院子里,我跑下楼,接包,寒暄,上楼,进屋。她脱了棉袄,我提包的手迟疑了一下,我认得她身上的毛衣,一年前它还穿在我身上。静默之后,我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我想调节调节气氛,引了一句春晚小品台词调侃。她笑了,却一脸初次听说的新奇与茫然。我有些好奇:“难道你没看春晚吗?”她垂下眼睛,轻轻地笑了笑,“我家里没有电视,原来有一台,坏了,也没修。”我突然觉得胃里空空的,努力搜刮些词语造了一个句子:“那就当作少一个诱惑吧,你就能一心备考了。”她点点头,看了我一眼,“可惜我家灯不太好,晚上不能看书,眼睛受不了。”——我想她一定看到我脸上震惊的表情,为了她说话的内容,更为了那份神情,没有叹气与无奈,没有自卑与低微。仿佛在讲述着降落在他人身上的苦难与不幸,阳光直射在她脸上,仿佛射在春日明媚的湖面,平静而安详。
  她注意着电视里的报道,眉头轻皱,眼睛里分明流露出关切。或许只有晒过太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温暖,只有身处痛苦中的人才懂得无奈的感觉,做了这么年温室里不知风雨的花朵,竟从没有意识到自己头上遮挡阳光的玻璃。
  突然感觉,原来苦难是一束阳光,刺痛我们习惯于黑暗的眼睛。痛苦之后,直抵心房,照亮生命的舞台,让心灵尽兴起舞。从前,一位朋友告诉我:如果上天已剥夺我,我便不再剥夺我自己。我一直记着,面临苦难将不再如此无奈,如果上天已赐予我们阳光,那就敞开心窗,让心灵淋浴在光明与温暖之中,轻舞飞扬。
  我想,经历了阳光暴晒的心情一定会沾染上阳光的味道,而阳光般的性格和阳光般的心态才可以让自己短暂的人生不虚此行。
  【赏读】这一篇透彻“亮”出自己心灵的佳作。最关键的是以提供的一段文字为收束,“性格”和“心态”两个方面均得到体现,实现了写作主体内容与提供材料的恰当对接。此外,文章采用的对比手法,横向展示两种不同心态和两种不同性格作用之下人的外在行动:面对灾难,一个“感到一丝厌烦”,一个“分明流露出关切”。而对比之后,“做了这么年温室里不知风雨的花朵,竟从没有意识到自己头上遮挡阳光的玻璃”的顿悟,“苦难是一束阳光,刺痛我们习惯于黑暗的眼睛”的自省,都让读者从真实的叙述中,深刻地理解着作者的思考。文章另外的优点是丰富的联想,拓展了读者想像的空间。如开头对院子里柳树的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氛围,“苦难仿佛远方隔了海又笼了雾的港湾,模糊而遥远”,调动读者的感觉,形成视觉与感觉的互换,新颖而奇妙。(张宏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