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凤头”——话题作文开头五法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 汤子俭 时间:2009/3/26 7:06:1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99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能为文章增色不少,能提高阅卷老师评文章的印象分。高尔基说过:“开头是最难的,好象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古人有“凤头”之说,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象凤头那样精美动人。“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元)乔梦符(“起句当如爆竹,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象敲钟,使人余音绕梁”——(明)谢榛
2、作文开头总的策略:先规矩而后巧
总的要求:尽早切题、点题基础上力求精致俊秀、引
人入胜(直达、曲知)
(二)、教学过程:
一、开宗明义法——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直达)
例①:“宽容”话题
“宽容事实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的胆量与豁达的真实体现……它让我们学会生活、学会接物待人,看到人世间的美好与瑰丽……”
操作依据:便于掌握,操作性强,开宗明义、一语破的、简洁平实、短平快!
适用于:“开头困难户”和“时间急迫情况”
二、排比入题法——
例②: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阵夏日骤雨劈脸猛抽之后,一盘鲜艳欲滴的荷花亭亭玉立于池河中央;一个重雪压枝低的寒夜之后,一株清凌的腊梅在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于初阳的清晨;一次厚土坚石下伤筋败骨的苦痛挣扎之后,一节嫩笋迎着微风点缀着林间的第一片葱绿……是的,阳光是美的,但她总在风雨之后产生;生命是美的,当她取决于人生的一次次阵痛。”
注意点:“物——人生;自然——社会。”
操作依据:形象,有气势,含蓄地表达主题。
课堂迁移话题:1“感激”2“尝试”3“感受幸福”
1、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2、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三、设喻引申法——
例③:话题“选择坚强”
“小鸟要高飞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人要想立足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也需要一种坚毅与刚强……”
例④:话题“墙的启示”
“厚厚的一堵墙,就这么立在眼前,眼前便只有它的颜色,眼中的世界便只有它了。四周都是这样的墙,将空间割成小块的零碎的封闭的世界。本来可以看到更辽阔、可以想得更多更远,可是现在……而墙的启示并非墙本身,在于现实生活中那无形的墙。”
操作依据:借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跃,增加吸引力课堂迁移;
话题:1.“信念”;2. “机遇”
1、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四、名言法
⑤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⑥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五、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⑦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五、摆出事例法
例⑧:话题“协作”
“两只驴子背向而力,被同一条绳子栓住,它们的前方各有一堆草。两只驴子想吃自己面前那堆草,但拉直绳子还是不够。于是,他们一起静下来思考。最后,它们共同吃完了一堆草,再吃另一堆草了。可见,真诚的协作是成功的一项秘诀。”
操作依据:由例到理,顺理成章
课堂迁移;1“宽容”;2“赏识”
六、设问开头
⑨朋友,你读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吗?你不为词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盛景陶醉吗?你聆听过如雷贯耳的朔风吗?如果你是温柔细腻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对北方的隆冬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好吧,请你随着我的拙笔去畅游一番吧!(杨晓兰 《冬之琐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