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校长的听课原则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27 7:35: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88
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应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努力提高质量。而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那么领导深入听课是加强教学管理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经常性的听课,才能了解本校的教学实际,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落实正确的教学思想;才能随机适时进行分析、检查与指导;才能带领教师共同摸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质量。鉴于听课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领导必须重视日常听课并讲究听课的艺术性,笔者经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认为听课的艺术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摆正位置,明确目的要求
听课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提到学校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每学期期初就要有通盘打算,长计划短安排,保证实施。其次明确听课目的,一是了解,二是分析,三是评议指导。在听课前,应对本校教师排队摸底,定出不同的听课要求。对青师的课,应事先提出要求,重在“帮”与“导”,敦促青师沿着“入门”――合格――成熟――创优”的方向努力;对一般教师检查性的听课,重在“实”与“促”,通过检查,促使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把抓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坚持面向全体,以教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效益落到实处。对教研性质的课,事先了解开课意图及研究的课题、方法的采用等,重在引导“研”与“争”,使教研课能起到教改的导向作用。
二、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领导在明确听课的目的后,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听谁的课,听什么课,什么时候去听都要事先有数,保证到时去听。二是应该先熟悉一下所听课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有关具体要求,了解这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设想本堂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应采用的教法等,有备而听方能一矢中的的,起到听课的作用。
三、听课要守信、真诚、庄重、专注
领导听课是经常性的工作,应该力求得到教师的欢迎,让他们视你为探讨教学工作中的知音,因此绝不能以领导自居,高高在上,或以检查者的面孔出现,以免引起教师心理反感和抗衡。当然也不能过于随便,以免引起教师误认为你不过是在履行公事而失去严肃性。因此去听课时,应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上课教师的尊重,听课过程中态度要随和热情又不失庄重,精力要集中,详细记录,作及时的评点。不仅要专注听清上课教师说的每句话,同时要注意教师的神情、动作、语言表述、手段的运用等,还应把视线投向学生,通过听、看、记、思、评来正确评估上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四、及时反馈、全面评价
听课结束后应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成功之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明确指出;严重失误,坦诚相告。让成功者得到激励,再探索,不断创新;让欠佳者学有依据,改有方向。及时的反馈,全面的评价,能共同探讨本堂课的“得”与“失”,在“得”中求再提高,在“失”中找原因,吸取教训,再图改进。
总之,领导深入第一线听课,并能注意到听课的艺术性,广大教师既会感受到来自工作中催人奋进的压力,领导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又能得到必要引导和指点。因此把领导看成是最可信赖的朋友,能共同合作的伙伴,自然而然地凝成一股合力,不断研究探讨课堂教学,那么课堂的效益必定会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将得到更大的起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