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个字。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诗歌鉴赏教学原则浅谈
湖北省襄樊市第八中学张波
《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钟嵘更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的概叹,可见诗歌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和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自小朗诵唐诗宋词,耳濡目染古典诗歌的美,到了高中,诗歌教学往往因偏重大块文章的分析而被忽略,更不用说对诗歌鉴赏进行系统教学了。
由于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比例不断加大,特别是诗歌鉴赏题难度的不断上升,就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紧迫的课题――加强诗歌鉴赏教学。经过近年的探索和总结,我想就诗歌鉴赏教学方面谈一些想法。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原则一:循序渐进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诗歌鉴赏教学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秀诗词如汪洋大海,要一一吸纳是不可能的,若集中时间进行突击训练,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这样说过:“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以汉、魏、晋、盛唐为师”,“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严羽的这些话为我们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提供了借鉴:“入门须正”,要择名家名篇,“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正说明了诗歌鉴赏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据此,我就诗歌鉴赏教学编制了三年训练计划:高中三年,除去高考前半学期的综合复习,每半学期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围绕一个专题,比如高一第一学期介绍诗歌的一般知识和汉魏六朝名家名篇;下学期是唐诗精粹;高二上学期为宋词咀英,下学期是元曲撷萃;高三上学期为现代诗歌鉴赏。让学生时刻沐浴在诗歌王国的阳光之下,熏清陶染,潜移默化,提高文学修养,彻底摒弃社会上言情庸俗小说和卡通画的影响,用诗歌的“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刘熙载语) 的美来感染学生。
在设计了三年规划后,可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编写一道诗歌鉴赏练习题,内容包括字词解说,艺术技巧的赏析,并附带介绍诗人生平和名篇佳作,教师讲来生动形象,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每一学期结束,编写一套综合练习题,既检验了教学效果,又了解到学生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