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能不读的小说《我们的爹娘》

作者:佚名  时间:2009/4/5 22:43:1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68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要饭模样的两个人是谁?”
  我望过去的时候,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看我正望着他们,就赶忙低下了头。我不认识他们,但我觉得他们并不像妈说的那样像是要饭的,他们身上的衣服是新的,连褶印都看得出来。妈说他们像要饭的,是因为他们佝偻着身子,老太太的身边还倚了根拐杖。
  妈说天池是孤儿,那边没亲戚来,如果不认识就轰他们走吧。现在要饭的坏着呢,喜欢等在酒店门口,见哪家办喜事就装作亲戚来吃黑酒。
  我说不会,叫来天池问一下吧?天池慌里慌张地,把我的手捧花都碰掉了,最后才吱吱唔唔地说,是他们家堂叔和堂婶。我瞪了妈妈一眼:差点把亲戚赶走。
  妈说:“天池你不是孤儿吗?哪来的亲戚呢?”天池怕妈,低着头,说是他家的远房亲戚,好长时间不来往了,但结婚是大事,家里一个亲戚不来觉得是件憾事,所以就……
  我靠着天池的肩埋怨他,有亲戚来也不早说,应该把他们调到正桌,既然是亲戚就不能坐在备用桌上。天池拦住我说:“就让他们坐那儿吧,坐别桌他们吃着也不自在。”
  直到开席时,那桌上也就坐了堂叔和堂婶。我们敬酒经过那桌时,天池犹豫了一下,拉着我从他们身边擦了过去。回头看时,他们的头埋得很低。我想了想,把天池拽了回去:“堂叔、堂婶,我们给你俩敬酒了!”
  两人抬起头,有点不相信地盯着我。二老头发花白,看上去很老,有七八十岁的光景。堂婶的眼睛很空洞,脸虽对着我,但眼神闪忽不定。我把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没反应。原来堂婶是个瞎子。“堂叔、堂婶,这是俺媳妇小洁,俺们现在给你们敬酒呢!”天池在用乡音提醒着他们。
  “哦,哦,哦……”堂叔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左手扶着堂婶的肩,右手颤微微地端起酒杯,手背上都是黄黄的茧,厚厚的指甲逢里还夹着黑黑的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他们过早地累弯了腰。我惊讶地发现,堂叔的右腿是空的。原来堂婶是瞎子,堂叔是瘸子,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啊!“别站着了,你们坐下吧。”我走过去扶住他们。堂叔又摇摇晃晃地坐下了,不知道怎么了,堂婶忽然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看到堂叔无言地拍着她的背,我本想劝他们两句,但天池拉着我离开了。
  我跟天池说,等他们回家的时候给他们一点钱吧,太可怜了。两人都是残疾,这日子实在没法过呀。天池点点头,没说话,紧紧地拥着我。
  婚后的第一个除夕,天池说他胃疼,没吃下晚饭就回房睡觉去了。我嘱咐妈熬点大米粥,也跟着他进了屋子。天池躺在床上,眼里还憋着泪。
  我心说天池平时不这样的,婚后的第一个除夕你就不跟我们一块吃晚饭,还跑进房里这样。好象我们家亏待你似的,还一过节就胃疼,哪有这样的事情?“其实我知道你不是胃疼,说吧,究竟什么事?”我责备他道。
  闷了半天,天池才对我说,他只是想起堂叔和堂婶还有他死去的爹娘,怕在桌上忍不住,惹爸妈不高兴,才推说胃疼的。
  我搂着他说:“真是个傻孩子,想他们了,过完年去看他们不就成了,再说我也想知道他俩是怎么过日子的呀。”天池说:“算了,那条山路特别难走,你会累着的,等以后路通了,咱们生了小孩,再带你去那看看他们吧。”我心想,等我们生了小孩的时候他们还不一定在呢,但没敢讲出来,就对天池说:“那就给他们再寄些钱物吧!”
  第二年中秋节,我正巧出差在外,回不了家,又特别想天池和爸妈,我就跟天池煲“电话粥”。那天晚上,我们直到把手机聊得发烫没电为止。躺在宾馆的床上,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我怎么也睡不着。睁着眼睛流眼泪,想天池,想爸爸,想妈妈。估计天池也没睡着,说不定正在网上神游呢,于是我翻起身,打开了电脑,重新申请了一个QQ。我查了一下,天池果然在线,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我问他:“这样一个万家团圆的好日子,你为什么还在网上闲逛呢?”
  他说:“因为我老婆出差在外,我想她睡不着觉,所以就上网看看。”
  过了一会儿,他问我:“你怎么也在网上闲逛呢?”
  我说:“我在外打工,现在想爸、妈。刚刚和男朋友通完电话还是睡不着,就上网了。”
  他说:“我也想我爹娘,只是,亲在外,子欲养而不能呀!”
  “‘亲在外,子欲养而不能’怎么讲?”我把这句话又重复敲了过去。
  我有点莫明其妙,天池怎么说这样的话?隐隐地,我想起了结婚时我看到的堂叔堂婶。过了好大一会儿,天池才对我讲起了他心底的话。
  “30年前,我爹快五十了还没娶亲,因为他腿瘸,上家里又穷,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后来,庄上来了个要饭的老头,还搀着个瞎眼的女人。老头病得很重,爹看他们可怜就让他们在家里歇息。没想到一住下那老头就再也没有起来,后来老头的女儿——就是那瞎眼的女人——嫁给了我爹。第二年便生下了我。我家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可我从来没饿过一顿。爹和娘种不了田,没有收入就帮别人家剥玉米,一天下来十指全是血泡,第二天缠上布条再剥。为了我上学,家里养了三只鸡,两只鸡生蛋卖钱,留下一只生蛋给我吃。娘说她在城里要饭时,听说城里的娃上学都吃鸡蛋,咱家娃也吃,将来比城里的娃更聪明。但他们从来都不吃,有回我看见娘把蛋打进锅里后,用嘴舔着蛋壳里剩下的蛋清,我搂着娘嚎啕大哭。说什么也不肯吃鸡蛋了,爹知道原委后气得要用棍子打娘。最后我妥协,前提就是我们三人一块吃。虽然他们同意了,但每次也就象征性的用牙齿碰一下。
  庄上的人从来不叫我的名字,都叫我是瘸瞎子家的。爹娘一听到有人这样叫我,就跟那人拼命。娘看不见就拿了砖块乱砸,嘴上还骂着:‘你们这些杀千刀的,我们瘸瞎,我娃好好的,就不许你们这样叫唤。将来你们一个都不如我娃!’那年中考,我考了全县第一,让爹娘着实风光了一把。镇上替我们家出了所有的学杂费,送我上学的那天,爹第一次出了山。上车的那会儿,我眼泪扑剌剌直掉,爹一手拄着拐,一手替我擦泪:‘进了城要好好学,以后就在城里找工作娶媳妇。别人问起你爹娘,你就说你是孤儿,没爹没娘,不然别人会看不起你,嫌弃你,误了你娶媳妇,我们无脸去见老祖宗。’
  ‘爹!……’我让爹别再说了。‘这是什么话?还没有咋呢,就不认爹娘了?’娘说爹的是真话,要听,‘你不记得在学校里吗?只要说你是瘸瞎子家的,别人就会拿白眼挤兑你。刚开始连老师都不喜欢你。以后,你带了城里媳妇回家就说俺们是你的堂叔和堂婶。’说完就在一边抹眼泪。爹说:‘不要把媳妇带回家,一带回来,你娘忍不住就会露馅的。’然后往我怀里揣了十个熟鸡蛋,就拖着娘走了。”
  我的眼泪扑剌剌往下掉。残疾不是他们的错,那是老天对他们的不公。但他们却生了一个完美的天池给我。这个傻天池,这样好的爹娘,无法再完美了。可他们怎么就这么小看我呢?
  “那后来,你就告诉你媳妇,他们是你堂叔和堂婶?”我嗔怪地敲过去这句话。
  “是呀!我在外十年,爹娘一次都没去过我的学校。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想带他们进城玩玩,他们都不肯,说让人晓得我爹娘是残疾人,会给我脸上抹黑,会影响我娶媳妇,还说他们一辈子都在山里了,不想出去了。后来,我谈了第一个女朋友,当我认为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就带她回了趟家。谁知到家后,她晚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我追了出去,她说,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她一天都过不下去。还说我们家基因有问题,以后的小孩肯定也不会健康。我气得让她有多远滚多远。回到家,娘在那哭,爹也骂我。说我不听他们的话,非要断了我们家香火不可。
  后来,我遇上了第二个女朋友,就是我现在的老婆。我很爱她,做梦都怕失去她,她们家又很有钱,亲戚都是些上等人家,有了前车之鉴,我很害怕,就只能对父母不孝了。但是一到逢年过节,我就想我的爹娘,心里堵得慌,难受!”
  “那你从来就没有告诉过你老婆?也许她不计较这些呢?”我失声痛哭地敲击着键盘。
  “我没说过,也不敢说。即使她同意了,我岳母也不会同意的。我和岳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又都是很有脸面的人,如果我的爹娘来了,不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吗?我也只能在出差学习的时候偷偷回家看上爹娘两眼……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现在我心里舒服多了。”
  下了网,我无法入睡。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理解天池的无奈,也了解他爹娘的苦衷。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却将无辜的我陷入了无情无义的尴尬之中。
  第二天一早,我便踏上了看望天池爹娘的回乡路。正像天池所说的那样,山路确实很难走。刚开始腿上还有点劲,后来脚上磨起了泡,我实在走不动了。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又晒得厉害,我只有喘气的份。背来的水差不多快喝完了,我也不知道下面还有多少路程要走。可想到天池的爹娘还在家劳作时,我的腿上忽地一下就来了劲,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当老村长把我领到天池家门口的时候,那一片烧得红红的晚霞正照在他们家门口的老枣树上。枣树下坐着堂叔,哦不,是天池爹,看上去比结婚时老多了,手里剥着玉米,拐杖安静地倚在他那条残缺的腿上。娘跪在场院上收晒好的玉米,手正一把一把地往里撸。此情此景,宛如一幅画,画中便是这世上最完美的爹娘。
  我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地往他们跟前走着,爹看到了我,手中的玉米掉在了地上,嘴巴张得老大,吃惊地问:“你……你咋来了?”
  娘在一旁摸索着问:“他爹,谁来啦?是……天……天池家的? ……啊?在……在哪?”娘惊慌失措地找着我的方向。我弯下腰,放下行李,然后一把抓着她的手,对着他们,带着深深地痛,重重地跪了下去:“爹——,娘——,我来接你们回家!”爹干咳了两下,泪水无声地从爬满皱纹的脸上流了下来:“俺就说,俺的娃没白养阿!”娘把双手在自个身上来回地搓,然后一把抱住我,滚烫的泪水从她空洞的眼里静静地流进了我的脖子。
  我带爹娘走的时候,村里放了鞭炮,我替天池又为爹娘风光了一次。当天池打开门,看到一左一右站在我身边的爹、娘时,吃惊不小,怔怔地愣在那,一语未发。
  我说:“天池,我是读你的人。我把咱爹娘接回来了。这么完美的爹娘,你怎么舍得把他们丢在山里?”
  “谢谢!”天池泣不成声,他紧紧地抱住我,像他娘一样把滚烫的泪水流进了我的脖子。
  【鉴赏】清明节里读这篇小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感伤和悲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本就让人悲痛不已,而本篇中“亲人在而不能养”的哀伤更让人欲哭无泪。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儿媳的“我”,能以至真至纯的人性带给两位老人无限的温暖,这究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但愿清明不知在节日的形式上,更能在天下儿女的心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原文文字错乱,缺乏应有的连贯和逻辑,很多无关主题的文字也做了大的删改。目前这个样子已经合乎表达主题的需要,伏笔与照应也作了精心的安排。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joyful.ly 于04-15 10:52发表评论: 第1楼
  • 清明节的感触,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