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头不读书?——我的教师读书观
作者:广东省清新县第一中学 邹天顺 时间:2009/6/8 16:22:50 来源:zoutianshun 原创 人气:1254
对此,有人深信不疑。现在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老师离开讲台后忙得不亦乐乎,可忙的就是与书本沾不上边。不信,你看看有几个教师去书店买过书?有几个教师去邮局订过杂志?有几个教师回家之后闭门读书?
“我们教师天天跟书打交道,能不读书吗?”“何为读书也?教师以书为伴,不读书还能干啥!?”“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读书了,社会影响多坏啊!”不同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针锋相对。
我想,此专家之初衷自然是甚好的,出此之言也是迫于无奈,少数不读书的教师的确值得警醒了。
不过,我想教师还是读了书的,起码,读书者还是多过不读书或者少读书者。
众所周知,现在的教师压力很重。要提高升学率,能不上好课吗?要上好课,能不备好课吗?要备好课,能不钻研教材吗?钻研教材,能不读书吗?一言以蔽之曰:教师还是读了书的。教师工作量无法用八小时计算,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不再思考。
教学成绩不理想,领导批评你,同事小看你,学生不欢迎你。面对如此激烈竞争之势,哪个教师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我们不得不要读懂当今社会这本大书!
目前,社会对老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的教师在工作之余由专科而本科,由本科而研究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你不得不要进修,不得不读书。
除了教书还是教书,即使读了不少书,也难免会戴上“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帽。尤其是语文教师,如果只局限于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对偏激的学生来一句“老师,你会作文吗?” 羞涩之余还会给学生们留下无穷的遗憾。于是,我们不得不把书读活。读书之余,要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二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中,我没有读死书。布置学生作文时,我在讲台上写过下水作文;回到家里,我挑灯夜战爬过格子。2007年9月,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名在教师队伍中不多见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只有高职称才能高收入高威信高。作为教师,怎能不求上进呢?在读教本之余,只会写几篇文学作品是不够的了,还得要去读些写论文之道。于是,我才有了刊发在公开刊物上的几十篇教学论文,才有了因论文荣获全国或省级一等奖后在广州等地作为获奖代表发言的机会,也才有了因出版教学专著《教坛立交桥》而于今年五月获得了清远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欣慰。
在世人眼中,教师无所不知。除了懂得所教的知识之外,你最好还得做一点别的学问。于是,作为教师的我才有了一些研究论文,才有了今年三月被推荐为清新县代表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主办,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清远市社科联承办的“岭南大讲坛•岭南学术论坛(第44期)•清远历史文化论坛”上发言的机会。
可见,读书不想,隔靴挠痒。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深究。否则,是出不了成果的。出不了成果,就等于没有读书,到时候人家责怪你教师带头不读书,你就哑口无言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挤出一点有限时间读读书吧。
“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知识的象征,培根的这些话是千万不能忘记的。
莎士比亚早有断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要教会学生高飞的教师,你怎么能没有翅膀呢?
欧阳修说得好“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以书为伴,以教书为终身职业的教师,能不读书吗?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作为教师,针对 “教师带头不读书”的责难,我实在不敢怠慢!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读书观,也是我多年来的读书感悟。
2009.6.7
【作者邹顺系学校教研室主任,县高中语文教研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