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开始,作文缺乏真情成通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09/6/14 7:55: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34
在12日的作文大规模阅卷中,40~43分成为了考生作文的密集得分区,缺乏真情实感成为众多考生写作文的“通病”。
中学老师成批作文“主力”
在结束了试评以后,各科阅卷老师在12日加大了工作量,开始了大规模阅卷。记者了解到,今年共有800多位语文阅卷老师,其中批改作文的多数都是中学的语文老师。“大部分作文阅卷老师都是一线的高三语文老师,只有极少数是研究生 ,因为作文阅卷主观性很强,从来都是语文阅卷以及高考阅卷的难点和重点,让一线老师来阅卷,能够更好地把握好评分尺度。”语文阅卷老师张老师说。
据张老师介绍,每份语文作文,都是随机由两位老师“背靠背”在网上打分,最后评分取平均值,如果两个老师所打的分数分差超过7分,就由第3位老师进行作文打分,然后取第3位老师和与其评分相近一位的平均值。如果打分还存在争议,那么就将由阅卷中心组的有关专家进行仲裁,以保证作文评分的公正性。
评分细则变化将提高分数
“今年作文阅卷共分为4个档次,这和往年都是相同的,但是今年评分细则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个人认为对多数考生是有利的,评分细则的变化很有可能提高考生的作文分数。“张老师告诉记者,以往50分以上才算一等作文,但今年一等作文的“门槛”提高到54分,二等作文上限被定为 53分,这意味着如果考生的作文被归为中等偏上的二等作文,那么就能够得42分到53分,分数将比以往有很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中等偏上的二等作文历来被视为作文平均得分的“参照物”,上限的提高也有望拉动今年作文平均成绩。“今天我批改了200多份作文,发现考生的得分要比去年偏高,和其他老师也进行过交流,发现多数作文分数都集中在40到43分之间,而且上50分的考生就占到一大片,而且我还发现了接近满分作文的佳作,但并没有打满分。”张老师说,首日大规模作文阅卷,老师们都普遍谨慎,但还是出现了众多高分作文,可据他所知,满分作文还未出现。
缺乏真情实感成为通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为“见证”,被多数考生 、家长以及语文老师认为并不难,但张老师却指出,几乎所有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用上了地震、奥运、金融危机等材料,造成了作文素材“大撞车”的现象。“也不是说考生不能写地震和奥运,但很多考生所用材料几乎都差不多,这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审美疲劳’。”据张老师介绍,一篇作文阅卷时间基本上都分布在1分钟到3分钟之间,文章缺乏令老师激动的“兴奋点”,而且千篇一律,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张老师举例说,一个考生的作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但根本不知道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读不出文章的内涵,显得华丽而空洞,得分还不到40分。还有一个考生作文跑题,只得到了20分,“这个跑题作文就属于没有审好题,‘见证’是通过人去‘见证’生活和历史,结果这名考生却写成了历史去‘见证’人,直接反了。”
张老师在阅卷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考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很少出现真正打动人的作文。“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实在太少了,很多作文都没有体现出考生的思考,读起来‘不痛不痒’。好作文并不一定要语句多优美,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作文反而更能感动阅卷老师,像我批改的几乎满分的作文就属于这样。”张老师建议今后参加高考的考生,要用心关注生活,学会把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文章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占有优势。
见证
就像四季的更替,见证了万物的荣与枯;就像河流,见证了大地的起与伏,世间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在见证,在感悟。见证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见证使人产生对生命的沉思。见证,使一个人变得成熟,使一个民族变得团结,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见证了灾难与感动,见证了成功与自豪,见证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串中国人将永远铭记的数字,这一瞬,无数同胞失去了学校,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灾难袭来的那一瞬,举国震惊,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想到灾难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也没有人想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关爱与坚强,竟会令世界为之感动。唐山自助救援队十三个农民兄弟,为抢救群众累死在第一线的小士兵武文斌,还有那用身躯护住学生的英雄教师谭千秋。这一个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名字,却感动了中国,国人见证了他们的无私,同时也从他们的行动中获得了中华崛起之信心和民族兴旺之希望!
见证灾难,感受大灾来临之际从人们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乐观与坚强,爱与希望。
2008年8月8日20时,这一刻,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当千人击缶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时,当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那梦幻般的长卷中一一呈现时,当李宁化为飞人点燃熊熊圣火时,电视机前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只有骄傲和荣耀,我们骄傲,骄傲于自己有幸见证中国今日的成就;我们荣耀,荣耀于“我是中国人”的身份!
见证成功,感受万众瞩目的自豪与骄傲,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耀感与成就感。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见证,去铭记,去感受。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喜与悲的感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父辈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60年里,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须,没有了人们的见证,历史无法发展,也无法供人回忆。
见证历史,让历史在人们的见证下趋于完整,让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见证中走向辉煌!(该篇作文是省内专家提供给阅卷老师的一等作文范文,不是考生所写。)
阅卷老师点评
该文标题直接套用作文题目,并没有新意,但开篇就紧扣主题,很有渲染力,尽管材料中所有的地震、奥运都不是新鲜材料,但该文高明之处就在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了见证与公民、民族、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排比,文章构思新颖,文句具有表现力。因此,该文被省专家组列为高考一等作文范例,文中由于有3处错别字(见报稿已改),所以得分为57分,除去错别字因素,可以打满分60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