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作文技巧
作者: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四中学 王廷君 时间:2009/6/16 21:27:38 来源:噯戀艽十艽转发 人气:641
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四中学王廷君邮编:457061
一谈到作文,不少学生感到很头疼,总觉得五话可说,没事可记,,写作真的很难吗?其实不然,作文也是有归律可循的,只要同学们用心,还是有捷径可走的,在初中阶段,同学们遇到的作文,大部分还是命题作文,或者是半命题作文,虽然自命题和话题作文也是发展方向,但近几年中考还不多见。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学习的经验,这里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小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写作有所帮助。
1、题目就象人的眼睛,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如果是自拟题目,要做到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要鲜明、形象、简洁、或者新颖别致。总之,以能激发阅读者阅读兴趣,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努力拟出鲜明、夺人眼目的好题目。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力求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
2、开好头。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开头要讲究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其次,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主旨,开门见山。最后,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读者,给阅读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3、中间段同样也存在开头和结尾。写好首句和末句,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主旨。在训练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作文只有中心典型生动的事例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事例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事例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事例,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4、结好尾。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读者的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5、.语言形象畅达,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修饰性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说服力。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美文。
6、写好字。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是因为,一,卷面差,影响整体美感。其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读者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读者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要做到这一点,评是应该加强书写基本功训练,写一手好字。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读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乱不乱贴,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