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作文写景状物例析

作者:许云  时间:2009/7/14 16:53: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7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会让文章锦上添花,使人读来赏心悦目;枯燥乏味的语言会让文章黯然失色,使文章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而写景状物是需要语言的修饰的,因此,为了将自然界的景物通过文字更优美的展示在书面中,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作文语言, 下面就写景状物的作文语言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巧用色彩,使景物靓起来
  赤橙黄绿青蓝紫,万千色彩打造了一个千娇百媚、亮丽迷人的世界,美丽着自然,愉悦着人心。而作文就好比这大自然,只有用充满色泽的语言来描绘,才能呈现或清纯或散淡或沉郁或悲怆的人生万端景象。因此,平日的作文中重视语言的色彩表达,不失为提升作文的一个有效途径。
  【原文】
  风过去,满池的望不到边的荷叶在水上翻动。荷叶之间,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还只是小花苞;有的含苞欲放,花瓣之间可见一条条缝隙;有的已经开放,迎着和风舒展花瓣,里面是花蕊,中间还有个小莲蓬。
  【分析】
  此文段描写了荷叶和荷花,但描绘线条粗糙,不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无法使人更明确清楚的想象荷花多姿多样的情态。
  【升格段】
  夏天,阵雨过后,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滴溜溜地打转,好像晶莹的珍珠。墨绿的荷叶之间,各种姿态的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还只是小花苞,尖儿红红的,好像谁在上面抹了一层薄薄的细粉;有的含苞欲放,玉色的花瓣之间可见开放的缝隙了;有的已经开放,正迎着和风舒展着自己洁白如玉的花瓣。荷花里面是黄色的花蕊,一丝丝的,多得数不清。花蕊的中间长着一个绿色的小莲蓬。……
  【升格要点】
  这一段主要写荷花。也写了水珠、荷叶。重点描写了荷花的颜色。段中写了六种颜色,使荷花呈现一种五彩缤纷的美,就像是一幅色彩亮丽的夏季荷花图,浓浓的碧绿中擎着那万千色泽,使人在阅读中领悟到一种色彩斑斓之美,在视觉上和感觉上获得一种愉悦之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感染力。
  二 妙用动词,使景物活起来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动才有变化,有变化才有灵气,追求运动变化,才会使我们的写出来的东西生动,活泼,富有朝气,如著名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先生评说是“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动词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例1【原文】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后园里非常寂静,无风,苹果树静静伫立,池塘上的荷叶也悄无声息地立在水面上。
  【分析】
  此段主要写夜色中的后院,通过苹果树和荷叶来展示这份安静。可是,除了两个“立”字,其他的描绘比较直白,不够形象。
  【升格段】
  夜色是从后园里长出来的,并渐次弥漫直到院墙上的晚云也脱去浅红。这时的后院,寂静在苹果叶与莲叶之间流淌,而苹果树下一只蛤蟆敲着含混不清的花鼓。 
  【升格要点】
  “夜色”本无生命,却能“长出来”,这样便使静态的夜色有了动感,增强了表现力。“寂静”是抽象的、无形的,却能在“苹果叶与莲叶之间流淌”,用“流淌”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使抽象的“寂静”形象化、具体化了。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后院的夜景,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例2【原文】
  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分析】
  这个句子显得呆板,不形象
  【升格段】
  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升格要点】
  改后的句子灵活运用了动词“滚”“跳”、拟声词“丁丁当当”,多么具有动感,使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了调动,印象更加深刻了。
  三 化虚为实,使景物立起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尔基曾经称比喻是“语言之花”。用好比喻,可使语言“以一叶而传秋色,以一语而现灵魂”。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原文】
  这几天,秋雨绵绵,天空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使得整个空气潮潮的,我不喜欢这种潮湿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自在。
  【分析】
  此段写秋雨给自己的感受,直写其绵绵不断之态,没有了文学的美感。
  【升格文章】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升格要点】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比喻修辞,不仅生动形象地漫天绵绵秋雨的特点以及天空的阴沉给人的压抑感,而且使语言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其实,文章不厌百遍改,只有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不断的锤炼自己的语言,才能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桑奇 于08-14 16:23发表评论: 第1楼
  • 写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