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爱祖国”文艺晚会台词主持词
作者:不详 时间:2009/10/1 20:53:15 来源:kennive 转发 人气:12053
开场辞(A、B、C、D、E、F )
A: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B: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C: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D:又是一轮花好月圆日。
E: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
F:迎来国庆,我们有一样的感慨发自肺腑。
A:长江,黄河,惊涛裂岸
A B:为您银激昂的颂歌;
C:泰山,黄山,刺破青天
C D:为您捎上征服的欢乐。
E:此时此刻全中国都在欢呼,
F:全世界都在雀跃。
A B:我们只想为您送上一句话:
合:我们共祝祖国60岁生日快乐,共祝中华繁荣富强!
2.《花好月圆》 (E上) <深情地>
E:
民乐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艺术奇葩,那清脆婉转的萧音笛韵划破了寂寥的夜空,在烟波浩渺中积淀下来,趁着今夜明月皎洁,鲜花淀蕊之际。我校著名的 琴韵民乐社将为我们献上民乐合奏《花好月圆》。以此来展开一副鲜花、明月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并且祝愿我们的中华大家庭能够早一天团团圆圆。
3.《谢谢你的爱》 (C、D上) <交谈般地>
C: 什么是不求索取的牵挂? D: 是爱。
C: 什么是人类无私的奉献? D: 是爱。
C: 什么是内心涌动的清泉? D: M…是爱。
C: 什么又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方绿野? D: 还是爱。
D: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接受别人的爱。
C: 老师的微笑,父母的“唠叨”——这都是上一代对于我们青年一代的爱和期待。
D: 我们总觉得自己好幸福——时刻浸没在爱的密汁中。
C: 虽然我们知道你们的爱,我们再也报不完,但是我们还是请出高一(10)班的单佳乐同学代表我们到上一声《谢谢你的爱》。
4.世纪访谈(1)(A、B上)(高校校长)
5.学生乐队 (F上)
不知是谁发明了音乐,从此世界变得多采;不知是谁第一个在我们的校园里拿起的吉他,唱起了歌谣。美妙的音乐,悠扬的旋律,嘹亮的歌声,满腔的热情,醉得学 习生活丰富多彩。希望下面这一个由Ms乐队带来的《光辉岁月》以及由Ozone乐队带来的《无地自容》,能给予我们精彩的完美诠释。
6.西洋名曲连奏 (E上)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五彩的精神生活。不久前,我们已经欣赏过了中华土生土长的《花好月圆》,不如,现在就把目光投向西方,去采撷世界文化当中的另一半精彩。
7.《我的舞台》 (A上)
建平站上了中国大舞台,一时间,;龙腾虎跃孕英才;中国融入了世界的舞台,奏响一曲东方神韵,人间天上唱了起来。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虽少了一份深沉却多 了一份率真与富足。我们同样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世界这个大舞台润色、添彩。看!我们高三(4)班以及高二(9)班的同学们迫不及待的上台了。
8.《扁鹊见蔡桓公》 (B上) <诙谐地>
一千多年前的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丢了性命,但他实在心有不甘,所以今天也穿越时空与扁鹊相约我们的大会现场,一齐为大家讲述一番“新世纪的《扁鹊见蔡桓公》”。
9.教工歌曲联唱 (C上)
相信我们的同学们早已熟悉了捏着粉笔头的老师们,却从未见过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我们的老师今天一改平日里的威严变得深情款款,为大家娓娓道来一名教师的内心世界。
10.世纪访谈(2)(D)(留学生)
11.学生歌曲联唱(E.F)
E:哎,---同学,刚才老师们的歌曲唱得不赖吧,
F:不错是不错,但我们这的同学早已按奈不住了,他们说:“今天我们要向老师们发出挑战”同学们,我们对战胜老师有没有信心?
学生:有!
学生代表: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一定比你们强!
E:好好好!那么我们现在就给你们这个机会,向老师挑战。
12.教工乐队(B)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时光不能冲淡真爱的酒,距离无法拉开真爱的手,纵使我们远隔万水千山,相思之情还是会来到你身边,让最远的你成为我最近的爱。
13.《山路十几弯》(A)
伴随着西部打开法主旋律地奏响,我们有幸走近了普通土家族地生活。走过十几弯,终于见到了一派怡然自乐的土家风光,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高二(5)班张乙波同学的歌声步入祖国西南边陲,共同去走一走那《山路十几弯》。
14.青春劲舞组合(C)
今天十歌特殊的日子,津液十歌不眠之夜。世界因我们而精彩,今夜由我们来主宰,踏起青春的步伐我们舞姿翩翩,和着青春的旋律我们风采乍现。跳起来,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舞起来,随着欢快的鼓点。
15.世纪访谈 (3) (建平校友) (BE上)
16.上师大小乐队 (F上)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上师大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小乐队,他们是一支技艺娴熟、富于时代感、永远年轻的乐队。我们有理由说服自己先听为快,感受一下这支小乐队给我们带来的无尽遐想。
17.浪花一朵朵 (A上)
虽然现在已经时值中秋,但是各位嘉宾以及同学们却用夏日般的热情对待我们的这一台节目,我们台上的人甚至有些把持不住了,但幸好,高一(1)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凉意十足的音乐剧《浪花一朵朵》。
18.诗朗诵《祖国、祖国》 (C、D上)
C:六十年的风霜雨雪 D:六十年坎坷历程
C:六十年上下求索
D:六十年同舟共济
C:在这金秋十月,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迎来了六十岁月华诞。
D:亿万中华儿女心潮澎湃;中华大地上所有炎黄子孙无数次地从心底发出呐喊——合:中国,中国!
19.升旗仪式
20.举杯吧,朋友(E、F上)
E:举杯吧,朋友,今夜月光如酒。
F:举杯吧,朋友,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候。
E:让我们共唱起一首凯旋歌谣。
F:让我们共举一杯成功的酒。
2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C、D、E、F上)
D:祖国啊,母亲,请听我们为您唱支歌……
(结束句)
A: 黄皮肤记载着我们共同的籍贯。
B: 黑眼睛折射出我们共有的虔诚。
A: 新的一天已经露出晨曦;
B: 未来大门还在等待开启。
A: 在这一天的开端,我们共同祝愿。
全体演职人员:祖国,一路顺风。
庆国庆爱祖国主题班会材料
国庆60周年资料
(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4)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15)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16)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 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17)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激光技术
(18)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19)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0)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1)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2)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4)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25)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6)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27)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28)1999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至2002年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 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神舟5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 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五、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29)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0)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1)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 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
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2)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 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 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行;5、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3)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4)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35)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36)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37)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为2.7万千瓦。
(38)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
六、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39)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0)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1)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2)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3)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4)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45)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 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农业:
在农业类科技成果中,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 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从6000亿斤跃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畜禽品 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 量跃居世界首位;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和应用,工厂化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38%。农业 科技30年来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中国家前列,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供应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 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
建国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落后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口额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85 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瞻远瞩,从振兴机电工业、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体制改革、建立出口生产体系、推进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 动,从而结束了机电产品出口长期低水平徘徊的状态,形成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经过共同努力,中国机电和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绩巨大,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一、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外贸中占比不断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自1995年以来,连续13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 由1978年6.59亿美元增加到了7011.7亿美元,增长了1063倍,年均增长27.2%;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6.8%提高到 57.6%。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4990亿美元,增长了87倍,年均增长18.0%;占全国外贸进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 28.2%提高到52.2%。
二、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化的进程加快,出口产品的加工深度、附加值和技 术含量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机器设备、运输机械以及仪器仪表等产品的出口始终高于机电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出口占比 超过93%。能源、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相对减缓,低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三十年来,我国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大 量成套设备和大型设备,包括:船舶、飞机、铁路、冶炼设备、通讯设备、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等。
三、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多年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了一批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30万千瓦、60万千瓦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3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在国外已安装和正在执行项目总计容量超过1700万千瓦。
——2004年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新舟60飞机成功销往津巴布韦,至今已累计获得订单137架,其中海外87架,15家已经交付并投入运营。
——2007年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造船完工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汽车是我国增长潜力最大的自主品牌出口商品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三大生产国,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3万辆,出口61万辆。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信设备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和服务。华为公司的程控交换机已占全球程控交换机市场份额的32%,连续三年销量世界第一。
——我国已成为国际家电最佳生产基地和输出大国。2007年中国家电行业出口金额达到314亿美元,我国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激光视盘机、微波炉等多类产品已居世界产量和出口第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