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给理想插上金色的翅膀——《蔚蓝的王国》导读
作者: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中学 张元三 时间:2009/10/8 23:03:05 来源:李芾原创 人气:823
他在《蔚蓝的王国》中开篇用两句充满激情的呼唤,把久积心头的对大海的爱喷发出来后,便为我们想象了这样的物境:蔚蓝王国是一个蓝色的,光明的,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理想王国。它的外境世界是美丽的,它由蔚蓝色的大海托起、蔚蓝色的天空覆盖。四周是一片茫无边际的蔚蓝色的大海,无数波浪闪耀着金鳞;头上,也是这样茫无边际,这样蔚蓝的海。蓝天上,有温柔的太阳宛然在微笑;蓝天下,有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他们乘“一叶装饰华丽的小舟”,高扬起美丽的风帆,随着温柔的波浪,轻轻地起伏。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他们的心灵,船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他们是纯净的,与蓝色的天,蓝色的海为伴;他们是幸福的,心随船走、船随心动,欢声笑语;他们是快乐的,天空与之酬唱,大海为之颤栗。境界如此的自由、安闲、无拘无束。难怪“我”对大海那样向往和热爱!
欢腾跃动的心引导年轻人前进,他们心中的蔚蓝王国又幻化成一群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有各种宝石和碧玉放射着光彩。“隆起的岸上飘来醉人的芳香”;一些岛屿上,白玫瑰和铃兰的落英,雨也似的飘洒。从另一些岛屿上,突然飞起了许多五彩缤纷的长翼鸟。鸟儿在头上盘旋,铃兰和玫瑰消失在珍珠般的浪花里。跟着花儿,跟着鸟儿飞来的还有美妙悦耳的声音……而且“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这是一个爱的世界!这一切来自哪里?来自诗人的心中。有谁在大海中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呢?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心中渴盼爱的人。读着这些诗意盎然的句子,读者的心都被作者的笔征服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语言优美、清新,行文自由、活泼,如行云流水,具有一种内在的自然的节奏美。
碧海,蓝天,青年,仙岛;还有宝石碧玉,花香鸟语,爱人牵手。这就是文本中描绘的梦幻王国,比天堂还美丽。
但是文本的开篇明确地告诉了读者:“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而结尾处又再一次提醒读者:“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前后照应,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个“蔚蓝的王国”的完整梦想。反复强调,是梦境,而非现实!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梦境呢?
弗罗伊德曾说过:“梦是愿望的达成。”生命总是有梦的,梦越美好,就越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于梦中那种生活的热切追求。要想了解作者为何对梦中生活有着迫切追求,我们就不能不去了解作者。屠格涅夫生于俄罗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农奴主,母亲的专横和暴戾给少年时代的屠格涅夫留下阴暗的回忆。1843年屠格涅夫结识了法国女歌唱家波丽娜•维亚尔多,并终生与她和她的一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而这也是屠格涅夫长年侨居在国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屠格涅夫认为“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于是他习惯在散文诗中用想象来虚拟情景抒写他的美妙理想,他“珍惜生命,他把希望寄托在生命,寄托在自己,寄托在未来上面”(《明天》)。他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青春的赞美,爱情的歌颂全都借助清新的自然,青春的朋友,温柔的太阳与波浪,令人心醉的花香鸟语,佳人牵手等优美的意象来表达。想象给他的理想插上了金色的翅膀,从而使他的散文诗显现出一种虚幻而又明丽的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