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考场作文的通病与反思

作者:钱东第二初级中学 刘伟斌  时间:2009/10/16 11:36:43  来源:老刘222 转发  人气:1307
  近年来,我省中考作文命题变化大,轮换频,样式多。如2005年采用了多命题的形式,为课改区设计的“另一种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两个半命题作文,又为非课改区设计的“又一次_________”半命题作文,强调了在一定的限制中写自己的见闻感受。2006年为课改区设计了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或叙述与诗句有关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为非课改区设计的作文是以“笔”为题目,自选问题作文。2007年以命题作文“最好的奖赏”,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以记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事。2008年中考作文给考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半命题作文;既可以“脚步”为标题,又可以自拟一个包含“脚步”这个词语的标题;可以实实在在的写关于人或动物的脚步的故事,也可以虚写人或事物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写他人他物的故事。命题延续了近年的思路,又稳中有变,变中求进。
  其实,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我省中考作文命题一直坚持作文与做人的原则,让学生有话可说,要求突出写作的主体“我”,强调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引导作文教学要立足与学生的语言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身边的人和事,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由此可见,作文命题的教师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无论是平时的训练或模拟考试,还是近年来的中考实战中,作文出现的大量问题一直是语文老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其中尤以下面几种通病引起笔者的关注。
  一、 一味求新实为内容空乏。考场作文中许多学生很注重“包装”,题记式、日记体、小标题等时髦的结构形式的文章凡有应有。这确实让评卷的教师在开始阅卷时眼前为之一亮。然而读起来却发现,其内容或由几个毫无关联的事情机械拼凑,或牵强附会,或文不对题。显然,这是一种为迎合考试,某些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新”、“奇”为作文之上等的功利行为倾向。其实,文章的结构形式是为中心、为内容服务的,偏离了这一写作考试的指向,显然是舍本求末之举。
  二、 语言华美实为无病呻吟。许多学生片面追求词句的华丽,喜欢堆积辞藻、铺排句段,缺乏真情的流动,实在难以感人,无法让老师垂青。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中,无论是华美靓丽《春》还是朴实无华的《背影》,打动读者的关键还在于作者自然的真情流露。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自觉地积累词句,要善于把积累的好词妙句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 叙议相彰实为文体错乱。中考作文中常有“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学生便以此为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梗概式的叙事结合以蜻蜓点水式的议论,且自鸣得意曰:“我写的是散文。”这种文体不清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新课标倡导淡化文体,抛弃文体要求的教学理念和教材设置而产生的必然性的“怪胎”;另一方面也突现教师平时作文指导的随意和无序。“叙”是表达的基础,所以,初中阶段,学生还是要以培养和提高叙事能力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学一些抒情,用一点议论。
  四、 轻“我”无“我”实为情感缺失。真情实感是记叙文的生命,记叙文却因“我”而血肉丰满。亲情、友谊、关爱、惜时是作文考试最常用的选材方向,也是学生最有话可说的话题。可是,不少学生似乎更羡慕别人的故事,眼前浮现的很少是自己身边最熟悉的,或写身边最熟悉的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作文中对“我”或一笔带过甚至让“我”忽然蒸发。写“我”的母亲却没有写“我”有怎样的感动,写“我”的师友却没有写“我”怎样的感触。试问,如果连“我”的母亲都感动不了我,又何以感动别人;如果连“我”的师友都打动不了我,又何以引发他人的共鸣;失却了“我”的情感故事,又何以让人觉得真实呢?
  五、 复制生活实为简单乏味。写作不同于摄影,读者对文字的感知不是直观的,作者需要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去征服读者。许多学生作文随便地剪裁几个镜头,简单地复制生活,叙事既无主次,又无祥略,更无时代气息。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表现情节的发展变化,也不善于利用细节展示人物性格、情感冲突。初中了还习惯于小学初学时的老套的选材和简单的写法。这样的作文“一望可见底”, 没有情节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的波澜,没有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没有悬念的生成……这样无味,连学生都觉得难看的文章,又何以打动阅卷的教师呢?
  中考作文需要我们关注的、解决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gg 于02-27 14:22发表评论: 第1楼
  •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考试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平时不上课不认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