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高考备考教学工作总结

作者:梁亦繁  时间:2009/10/26 22:14:24  来源:育星天堂 原创  人气:1869
  一年以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认真、完满地完成了任务,获得师生们的肯定。
  今年是新课改的第三年高考,也是本人第二次带高考班,主要负责2006级(8)和(11)班的语文备考教学工作。在市、区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在高三级组的指导下,我们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把备考工作做细做实,争取全面提升高三语文复习质量,实现学生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考前复习更具针对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更有的放矢,力求将语文学科知识系统化、专题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力争我校2009年高考语文成绩跃上一个新台阶,全级的高考语文平均分达到甚至超过新会区的语文平均分。
  为供下一年复习参考,也与同行老师共同探讨提高,本人将高三备考的主要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善于虚心借鉴,认真学习考纲,及时制订复习计划。
  回顾历年高考及新课改后的2009年高考备考,我们觉得,尽管高考的题型经常变化,内容也不断更新,但大多考点不变,要想考出好成绩,最主要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在借鉴本校2007年、2008年的语文高考备考措施基础上,我们认真学习2009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和《语文科考试大纲说明》,对比新旧《考纲说明》的异同,准确理解新旧《考纲说明》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逐一制订复习计划。考纲考点多,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而备考时间又很紧,短短一年,除了全面复习,还要穿插学科测验、年级月考、若干次的模拟考试等。如不科学安排时间,便会漫无边际,穷于应付。为了使复习更有步骤,有条理,使同组老师的教学更协调,更统一,我们首先拟定了一份教学进度表,按考点和实际复习时间合理安排,编成电子表格,任课老师人手一份,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统一测试。特别要深入研究《考纲说明》中的“题型示例”,逐题解读,全面把握每一个考点、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思路、特点、角度、能力层级,根据实际制定我们的应对策略和复习计划。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分阶段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是各知识点复习,全面打好基础;第二轮是抓重点、
  难点,查漏补缺;第三轮综合训练为主,强化应试能力。
  (一)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语文知识的复习,我们使用教材为高考命题专家审定数十位一线特高级教师精心编写的《名师面对面•高考一轮总复习》,使用测试资料《试吧•大考卷》,基本按模块进行,大约每两周安排一次堂上测试。写作知识的复习则穿插在各个模块教学中进行,大约每隔一到两周就要完成一个写作考点的训练,即布置一次大作文。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全级做到“四个统一”。
  针对我校学生语文素质比较低下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师从激发兴趣入手,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在复习课堂中教师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以练为主,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按照考纲要求,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每个考点都要给学生清楚地解决“考什么,怎样考,怎样应考”的问题。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即要明确积累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善于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高考解题的方法。
  除了完成《名师面对面》中的“能力操作”题之外,我们还使用各考点近年的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来编印适量的练习题作为堂上训练之用,让学生尽快地熟悉高考题型。同时要落实好早读语文的内容:一是背诵默写《高考背诵篇目六十篇》,要求人人过关;二是熟读《名师面对面》里面的八个《知识信息库》。教师要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要强化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做好考前的复习、命题和考后的评卷、总结工作,对每次的考试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及时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根据年级组和备课组的要求进行临界生的主科辅导,编写写作专题辅导资料, “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落实语文薄弱的临界生辅导工作。
  (二)第二轮复习
  在上一轮的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明确第二轮复习以“查缺补漏、巩固深化”为重点,以“学生做题、教师点拨”为主要形式,以“拿稳基本分,争取多拿分”为基本思路的特点,抓紧专题复习的进度。
  首先对于字音、熟语、语病、近义词等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这些考点的能力训练争取落到实处。而对于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这些有难度的考点则立足基础训练,力求有突破。学生要多练,教师也要提前做题,多做题,深做题,上课时师生共同讨论答案,共同探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梳理知识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复习课课堂以“练习——检查——评讲——巩固”为主要形式,不单纯追求进度而忽视教学效果,要以学定教,学生没有做到的练习题就坚决不讲,宁可留出堂上时间让学生作练习。
  同时要强化背诵、默写、作文的训练。背诵的内容主要有《名师》的八个“知识信息库”,要求学生熟读记牢。默写的内容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要求学生能够默写,不出现错别字。作文训练沿续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先完成基础等级的作文练习,再转入发展等级的作文练习,并明确:一是字数要达900字以上,最好写出千字文,这样在考场作文中才能得高分;二是要注意写作速度,在40分钟到60分钟内能够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三是《考试说明》的作文题示例中列举的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作文命题类型,都要熟悉掌握其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不可有所偏废。
  另外要重视每一次大考前后教师的指导作用。第2周、第6周、第11周分别是江门一模、广州一模、广州二模。每次模拟考试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试策略和解题方法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依问作答的习惯,避免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现象。每次模拟考试后,教师要和学生认真评讲,总结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每考一次,学生的备考水平和应试能力都要提高一个档次,在高考之前把学生的思想调整到最佳状态。
  还要加强对尖子生和临界生的辅导。除了自修、晚修的堂上巡查辅导,解疑答问,还要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当面批改其试卷、作文,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优点和缺点,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发挥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师在备考中,要不怕困难,加强沟通,共同进退。
  5、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逢周三的第七节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不少于一次。教师要轮流在备课会上作中心发言,并依时编写练习题,提供给组内老师讨论修改,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查定稿。教师不要盲目下载资料,要有筛选和整合有关资料的能力。
  6、虚心学习,以教研促教学。每个教师都要认真地学习《考试大纲》和《考纲说明》,做2008年的广东高考语文卷,写出一份做题体会。第八周前,每个教师(或两人合作)编写一份原创的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加新会区的高考模拟题评选活动。期末,每个教师要上交一篇教研论文,参加我校的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继续开展教学业务师徒结对和组内互相听课评课的活动,每个教师全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其中听师傅的课不少于10节,要做好听课记录,期末上交听课记录本。每个教师都要在备课组内至少执教一节公开课,由备课组长统筹安排。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