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语文高考基础知识部分复习应对策略(提纲)
(一)语音:
1.汉字字音高考试题,一般有五种类型:
(1)1992年的试题,把字音、字义放在一起考查,选出加点的字在该词语中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
(2)1991、1994、1995年的试题,把字形、字音放在一块来考查,选出词语(1991年全是成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3)1993、1996、1997、1998年的试题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4)2001年的试题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
(5)2002年、2003年都是不出现汉语拼音考查语音,分别是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和选出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
试题出现了由考查多个知识点到单个知识点、由繁到简的趋势,符合“强调基础,注重素质,减轻负担,降低难度”的命题指导方针。
2.正确识记汉字读音,虽然只是考查记忆能力,但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正确识记汉字读音,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法得当,可以提高记忆、答题的效果。在解题时注意下面几种易读错的情况:
(1)形似字的读音。
(2)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形声字的读音。
(3)多音字的读音。
3.整理一份常见易误读字表
(二)字形:
高考的命题主要的还是辨析常用字中易写错用错的同音字、形近字,还有成语中的关键词素。考查内容主要是以考查别字为主,也就是考查某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否用对。错字不作考虑,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正确书写现代汉字的字形虽然是汉语能力的基本功,但又是难点之一。针对高考复习,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1.分析错别字类型,并注意区分不同之处。
2.依据形旁辨析字义,字义词义相结合推断汉字的正确书写。
3.利用并列式结构内部语素对应特点进行推断。
4.整理一份常见错别字表。
(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带有综合性和技巧性,—是试题综合性考查几种标点;二是融标点使用、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于一体。就考查形式而言,综合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一是修改病句中的修改或辨识标点符号;二是在文言文阅读中画线语句上先加标点,后翻译。着重考查句号、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
2004年全国语文高考标点考查情况:
未考 上海
就同一句子两种不同标点意思差异的解说 福建
给文言文断句 北京
在四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 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西 ,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 ,青海,天津,广东,重庆,湖南,湖北,浙江,江苏,辽宁。
(四)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1.实词和虚词:
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正确选用词语,是常见的题型。同音异形词、近义词、多义词是考查的重点。考查形式主要是词语使用正误辨析。题型主要采用客观性选择题。正确使用虚词。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填充两种。
考查在动态的语境中使用词语的能力,特别是近义词辨析,突出了对考生同中求异能力的考查。近义词有两类要特别注意:①同音近义词,其特点是词语读音相同,有一个语素的形相同,如“化装”与“化妆”;②一个语素的形、音、义相同,另一个语素义近音异,如“逐步”与“逐渐”。虚词考查的大多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沟通前后文的作用。
2.熟语:
①平时要有意识关注搜集常用熟语。
②全面了解熟语的基本特点:
a.结构的稳定性。
b.表意的整体性。
③要注意区分熟语的感情色彩。
④熟悉熟语考查的题型特点。
成语始终是熟语考查中的重点。
(五)病句辨析及修改:
对病句的考查既有辨析又有修改,题型较固定,一般为选择题(病句辨析)和笔答题(病句修改)。考查点稳定,病句类型是《考试大纲》上规定的六大类型。近几年对辨析病句的考查多为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合混乱,此外句意不明也有涉及,并且所选语句信息量有扩大的趋势;笔答题经常结合着“简明、连贯、得体”考查,考查例句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新闻热点。
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修改病句,首先要查出句子的毛病所在,再进行妥善的处理。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指根据提供的语境展开想像、联想,按要求加以引申、扩充、发挥,使语句意思更完整,内容更丰富,表述更生动。其命题形式主要是设定情景,以主题词或主题句的形式进行扩展〔一种是把一组词语(主题词)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还有一类补写续写型的扩展,要求内容上与前后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在语言形式上往往与“句式仿用”这一考点有很大的关联(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主要也有四种:一是审题干,明要求;二是审语段,析义理;三是审话题,立主体;四是审语体,定表达。
“压缩语段”指筛选、提取、归纳所提供语段中的主要信息,使语段意思更简约,内容更概括,表达更精要。命题形式主要有: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
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3.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4.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扩展语句”的方法主要有四种:⑴添枝加叶法;⑵定位填补法;⑶拆分组合法;⑷巧用修辞法。
(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都涉及句式特点。句式不同,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也有区别。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句式:
A.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B.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C.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D.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E.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
F.根据语体风格分:语句、书面句;
G.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H.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长句与短句、常式句和变式句、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
近几年句式造句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既注重形式的一致又注重内容选择的鲜活和创造性,题型主要为:①句式变换与修辞法融为一体进行考查;②仿句,仿句小巧富有活力,涉及面广,可有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想象、创造、知识迁移等能力,在未来高考中是一个走向;③选用句式与句子间的衔接结合起来考。这三种题型是今后的主要题型,而且会有创新,单纯的考仿句题可能性不大,把语言运用的多个考点融合到一起考的可能性大。
(八)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规范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今后该考点可能作为重点考下去。“简明、得体”可归人语病修改中考,考查重点会放在简明、得体上,或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运用上,从简明方面讲,“识别偏离中心的语句”应是复习重点,2004年口语转述题已是对语言得体的考查,今后考题中仍会出现。
(九)名句名篇:
重点应把握两点:一是“常见”,二是“名句名篇”。
所谓“常见”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所谓“名句名篇”,即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所吟诵的诗文名句。
朝代:侧重于先秦、唐宋。文体:侧重于诗歌、散文。内容:侧重于思想性、哲理性、审美性。
范围:知名度高、常被引用,教材要求背诵篇目。题型:①直接填空;②意向性默写,即给出相关内容的提示,要求默写出原句。
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或提供上句或提供下句或提示默写的内容和重点。
从近几年的默写题来看,除了2003年和2004年卷各有一句出自课本外,其余都选自教材。因此,对这一考点而言,重要的就是准确而熟练地默写“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名句。在此基础上,再选背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和课本外脍炙人口的诗文名句。为确切识记,避免遗忘,还要注意背诵与“名句”相邻的句子。
备考时应将名句的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注意辨析容易误写的字形,避免记错、写错。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