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文背诵的记忆效果

作者: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组 张金波  时间:2009/11/22 17:59:06  来源:会员zjb197406 原创  人气:2791
  一位高一同学咨询:高中语文文言文篇幅较多,可一说到背诵,我就开始“头痛发晕”,即使勉强背会,过上一段时间,也还是“物归原主”。请问老师,怎样才能提高背诵效果呢?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诵。背诵对于文科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提高背诵的效果,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准备:
  一、思想的准备
  如果在背诵前认为背诵无用或对背诵心存畏惧,背诵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此,要实现良好的背诵效果,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要抛弃“背诵无用论”。人们常常把背诵跟机械的死记硬背划等号,认为背诵是效益很低的学习方法。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讨论的,背诵对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还要克服对背诵的畏难心理。目前很多高中生觉得背诵很困难。其实只要方法对头, 背诵并非难事。如果未曾背诵先失了信心,那么十之八九效果不佳。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打退堂鼓,一定要坚持。第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 “没有记忆的意图, 就不易有清晰的记忆。”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要背诵,一定要保证集中精力。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老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 
  二、方法的准备
  反复是记忆的秘诀,背诵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背诵有规律可循,如能遵循规律,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是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规律:
  1、反复阅读与再现追忆相结合
  背诵一篇文章,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你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2、一次背诵与循环巩固相结合
  记忆和遗忘是一对亲兄弟,有记忆就会有遗忘。我们背诵的过程,就是和遗忘对抗的过程。根据遗忘的规律, 记住的信息很快就开始遗忘, 且开头时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 所花的时间就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 “及时一针顶九针”。不仅需要及时复习, 还须经常巩固。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佳。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原文提炼成一个提纲,边看提纲,边复习背诵,这样记忆和熟练程度就会更加明显。 
  3、口头背诵和书面默写相结合
  口头背诵若能和书写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文言文的背的方法很多,但方法因人而异,不管是什么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理解是第一位的。只有理解了才容易记住,否则即使记住了,也很难维持长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