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书写崇高”演讲稿
作者:佚名 时间:2009/11/22 19:00:05 来源:mmxn0714 转发 人气:3103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演讲的机会并抽出宝贵的时间听我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奉献书写崇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社会对教师的定义。
但是我一直在想,教师就必须要奉献吗?在这个经济浪潮翻卷的时代,在这个物质与精神发生大碰撞的时代,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大环境之下,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就要必须奉献自己?
事实上,教师做为一种职业,它同其他的岗位存在有多在的区别吗?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在规定的时间里,拿着那一份属于自己劳动创造所得的工资养家糊口,这与其它职业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对于教师而言,它又与其它职业不同。它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祖国建设的后劲。作为教师的我们,从事的是人素质的建设工作,只有根子扎得稳,学生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的教师要做到无愧于良心和责任,毫无疑问,这就需要教师的奉献了。
那么对于教师而言,什么才能算是奉献?我认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勤于求索,不断进取,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就是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最无私的奉献了。总地来说,就是要做到三点:
一、锻炼师生感情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我认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个艰苦的锻炼感情的过程。就我而言,主要是过三个关:
一个是过怕烦的关,我的身边有许多同事,他们经常一天要上五六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可是他们对学生在课间的“轮番轰炸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二就是过怕难的关,克服怕困难的思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过”不等于“教会”,有时,我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可有的学生还是不会。这说明自己还没有对准钥匙口,还没有把锁开对,要想方设法动脑筋,使学生开窍。要经常变换位置,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我们自己学点知识、学点本领,也是极其不易的,要是教学不难的话,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呢?教师要在克服困难中磨炼自己热爱学生的感情。
三是过偏爱的关。刚开始做教师时,我对两种学生特别喜欢,一是很聪明的,一是长相逗人爱的。但是,学生不是工厂里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个性迥异,各有特色。爱学生,就是要为每个学生着想,教好每个学生。学生都是我们的接班人,都要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培育成才。只要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就会对学生一视同仁的。
二、提高自身素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体素质,教师就须具备真才实学,“半备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学习不可能一次就完成,教师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一打业务底子,二是认真备课,三是多听课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上面布满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大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这样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一步。”我想教学也是如此,不足、缺陷是令人懊丧的,但是认识它、填补它,跨越过去也就迈步向前了。
三、勇于开拓创新
教育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加强改革的意识。当前,伴随着语文课改和新课标大讨论的浪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广泛关注和认同。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而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使语文真正被学生受用终身。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作为一名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闻一多先生在《红烛•序诗》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塔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我想,这种红烛精神,也是新时期教师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一中的教育事业,为学生们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用奉献书写崇高,让爱的光辉照亮一中的每一个角落!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