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演讲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9 14:58: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1290字。
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
演讲时间:2月28日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
苏培成 1935年出生,天津市人,196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专门化本科毕业。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辞书学会顾问、中国文字学会学术委员。著作有:《语言文字应用探索》、《现代汉字学纲要》、《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关注社会语文生活》、《新华多功能字典》(与曹先擢先生共同主编)、《现代汉语辨析字典》、《标点符号实用手册》等数种。另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四十篇。
■ 汉字的性质: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字形包含有字义的信息,便于传递丰富的汉文化。可是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便。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而不同的文字在记录语言的方式上又有不同,这是特定的某种文字的个性。汉字的特性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汉字的各种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的。如果这个问题认识不正确,就很难对各种汉字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朱德熙先生说:“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语素”是英语morpheme的翻译,指的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在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一个语素,因此汉字是语素文字。例如汉字“衣”记录的是汉语语素“衣”。每个汉字有形,它记录的语素有音和义,三者结合起来,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种语言的语素数量很多,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数量也就必然很多。成千上万的汉字,字与字之间在形体上要有足够的区别,这样才便于使用。为了保持这种区别,汉字本身的构造必然复杂,除了形旁和声旁外,还有记号。这是汉字和拼音文字很不相同的地方。
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衣”“医”“揖”虽然音同但是意义不同,是不同的语素。汉字可以把同音而不同意义的语素,区别得十分清楚,便于学习和使用。又因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字形包含有字义的信息,便于传递丰富的汉文化。
可是另一方面,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便,又是我们要设法加以解决的。我们最熟悉的拼音文字是英文,它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26个罗马字母,也叫拉丁字母。每个字母记录的是英语的音素,严格地说是英语的音位,所以我们说英文是音素文字,或者是音位文字。一种语言的音位数量有限,只有几十个,所以音素文字的字母数量不过几十个。罗马字母原则上说都是表音的,不像汉字那样有形旁、声旁和记号。英文字母只有形和音,没有义,不像汉字那样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素文字字母数量少,便于学习,便于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这是优点,可是字母只表音,不表义,不便于区分不同的语素,这又是它的缺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汉字和英文字母各有优点又各有缺点。我们使用的是汉字,要充分发挥汉字的优点,要设法克服汉字的缺点,使汉字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传承中华文化服务。
■ 汉字的研究 现在从殷商甲骨文起,经西周、春秋、战国、秦,直到西汉前期,每个时期都有了当时留下的文字材料,为汉字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平津馆丛书本)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个别汉字的产生,到发展为成熟的文字,要经过上千年的漫长时期。如果从最早的汉字产生时算起,人们说汉字有五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也是对的。
汉民族对汉字的分析研究开始得很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汉字研究的萌芽。《左传宣公十二年》说:“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说:“故文,反正为乏。”《礼记•哀公问》和《论语•颜渊》都说:“政者正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例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六书说”,这是汉代学者创立的,它对汉字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功绩。作为六书名称的“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术语,直到今天大家都仍在使用。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用六书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构造,阐明了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成为汉字学的经典著作。但是汉代在文字学的发展史上毕竟属于早起阶段,那时的学者看到的古汉字资料十分有限,对汉字构造的研究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待于后人的纠正与扩充。以《说文》研究为中心形成了传统的汉字学,在中国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在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先后进行了十五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甲骨和其他文物。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古文字学,是汉字学研究的分支学科。2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