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5年高考语文考纲呈现四大变化——解读新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05/3/19 9:58: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23
  
  
  
    ●取消考试内容中的★号;●取消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取消题型示例;●取消赋分值规定。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实行语、数、英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三科目的命题仍将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2004年前称为“考试说明”)为依据,由于考纲将对高考的内容、模式进行限制,因此,今年考纲的变动颇受关注。近期,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将语文考纲中的调整内容下发到了湖北省。本报特邀武昌区教研室的张银华、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玉新对考纲中呈现的变化进行解析,以利考生备考。
 
    考纲下放更多的自主命题权 
 
    据悉,今年国家教育部已作出决定,在去年11个省份首次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4个省份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到明年,还又将有7个省份纳入自主命题的范围,届时,我国的高考将全面完成向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过渡。 
 
    为有利于各省自主命题,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下放的高考命题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这在今年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往年的语文考试大纲是由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几部分组成。今年的考纲对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都没有变动,这说明高考仍将体现其选拔功能,知识的覆盖面较为全面,面向的群体为众多不同层面的考生,考查点仍将在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做文章。 
 
    今年的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以“粗线条”取代了往年的“细划线”,给予自主命题省份更多的自主权,即实行自主命题的省份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国家考纲规定的大致的范围内,对考纲进行“再说明”,明确湖北省高考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赋分值。 
 
    可以说,语文是最能施展“自主命题”拳脚的一门学科。今年考纲的四点变化为:(1)取消考试内容中的*号;(2)取消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3)取消了题型示例;(4)取消了赋分值规定。这四个变化加大了高考自主命题权的下放,此举将进一步打破“一套题、一个答案”选拔人才带来的尴尬,以激发高校选拔人才的活力及实现选拔标准的多元化。 
 
    具体变化及应对建议
 
    1.取消考试内容中的★号部分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考试内容中的*号部分(*号内容即为当年高考不考的内容)。这说明去年规定的不考内容将正式列入今年考查的范围。 
  
    今年取消了*号的内容包括四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和国别;(3)识记文字体载常识。古代诗文阅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句式和用法包括: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应对建议
 
  张银华和李玉新均表示,取消*号从表面上看,是国家考试中心将高考的考查内容范围扩大了,学生要复习的东西多了、任务更重了,但实际上此举只是为了让自主命题的省份有更大的考查范围的自主选择操作权,即自主命题的省份可在国家考试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范围内,针对各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省对考纲的了解及教学实际情况自行再划定出考试范围,命制高考题。 
 
    所以,对于教师和考生而言,目前的复习还是应按既定的步骤来进行,不要因为*号取消而盲目跟从,建议师生等到湖北省制定的“考试大纲的再说明”出台后,再有针对性地复习,以免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2.取消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在以前的考试大纲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内容包括考试的方式(闭卷、笔试)、题型及是否分卷(如Ⅰ、Ⅱ两卷)、阅卷方式、考试时间等,为高考搭起了大致的框架。
 
  今年的考试大纲中取消了这一部分,就意味着今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进行改革或重组。比如各省份可设计新题型、不分卷等。
 
  张银华和李玉新表示,湖北省仍处在自主命题的过渡时期,高考语文命题势必在“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下凸现湖北高考卷特色,在内容上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加大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考查力度已成定局,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解读文章,提升写作能力仍是高考语文重中之重;在题型上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湖北卷的走向必定是沿着课改方向推进,即重视人文精神、阅读个性、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强调试题的开放性(即不求答案唯一)和选拔性。 
 
    在阅卷方式上,湖北省语文将首次实行全面网上阅卷,主观题将扫描进电脑进行评阅。
 
    应对建议 
 
    受访专家表示,高考模式只是微调,考生要做的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复习语文基础知识时,应把初、高中的语文课本读熟搞懂,高三阶段重点仍是高中的课本内容。基本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扎实的训练与实践,靠临时突击是不行的。到高三复习阶段,不妨加强作文应试训练,每周写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选好题后从构思到完稿不超过一小时。这样坚持不懈,可提高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成文能力,对高考有极大的帮助。 
 
    再则,突出每个考生的阅读和写作的个性,是新课标的要求,高考满分卷可以说篇篇是个性化作文的范例。其实每个高中生,其人生目标、生活、处事心态及方法等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们注意去捕捉最能代表自己个性的东西,并将其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如在写作中,不妨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感受融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寄寓着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不要担心事情太小而去盲目宿构。真实的东西能让人受到感动而后领悟,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3.取消了题型示例 
 
    往年的题型示例,是将历年来的高考典型试题进行重组,其所选例题体现了当年试题思维模式的大致方向,教师可以此调整学生复习步骤和重点,并可以此编写模拟题以供复习。今年取消题型示例则为了给予自主命题的省份更大的操作空间,各省的命题可对考生的思维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对于湖北省而言,自主命制的试题将体现其思维的发散性,试题中的思维强度也可能会有所增加,这就要求考生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要学会将不同的知识进行重组、归纳、再加以推敲,从而得出答案,以实现人的思维的实用价值。
 
    应对建议 
 
    在自主命制的高考试题中将突出对考生思维的考查,语言则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习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学习思维。加强思维上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训练思维时,建议学生们可以定期完成语文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自行选题,经过文献查找、整理、得出研究专题,扎扎实实地研究、求证、总结,然后将这些过程与结果记录下来,结合自己的感受,整合为一篇语文小论文,以此对自己的思维加以训练。这样做一来可将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再巩固,再则也可以此促使自己思维日趋完善。
 
    4.取消了赋分值 
 
    往年的考纲会规定各个题型的题量及赋分值,但今年的考纲取消了这一规定。自主命题的省份可自行分配题型的题量及赋分值。如湖北省与往年相比,题型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可能会在题型的分值上作微调,即减少选择题的题量,增加主观题的赋分等。
 
    应对建议 
 
    训练不要盲目专家们建议,在湖北省对考试大纲进行再说明之前,教师和考生不能过分趋向于对一些新的题型的适应,也不可盲目地寻找“最新”模拟题训练,在训练时还是要按照老师的步骤来进行三轮复习。 
 
    关注“有贡献”的题型这一任务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收集去年自主命题省份广为称赞的题型,以命题的考查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如福建省的“无话题”的话题作文;部分省份提高了作文“发展等级”的分值;阅读题引导学生提高精读能力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