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境界——班主任工作经验
作者:许会国 时间:2010/2/23 10:44:02 来源:laoxu 转发 人气:1288
一
先说说困惑。比如教学常规,行为规范常规,重要不重要?重要!落实得怎么样?不完善,不彻底。为什么?这些属于养成教育,是教育内涵中最重要的成分,应该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完成。否则,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很难弥补。好似一颗果树,开花的时节与结果的时节不可能同步,如果花季受损,就很难结出硕果。这就是说,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养成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习惯;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注重时机的,甚至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而抓“常规”重要,却总有遗憾,或稍一松懈就显出原形。比如手机使用出现的负面效应,社会是诱因,家长是糊涂,学生是幼稚,运营商是教唆犯。学校承担不了,教师解决不了,学生好不了。正验证了“一切的教育问题都是社会问题,一切的社会问题都是教育问题。”教育无法承受如此之重。
再说教育的对象与目标,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想法不一,正在成长,正在不断变化的孩子,我们在施教的过程中能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吗?有因材施教的设计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吗?如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材施教,就一定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不是激发培养,而是扭曲扼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乐观向上的人,学有所成的人,为国家做出成绩,作出贡献的人。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人。我们目前是如何确定目标的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师教题,学生做题,师生都陷在题海里,有些学生只知要考大学,不知考大学为什么,甚至有学生感到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连考大学的动力也大大削弱。近年来时有学生弃考的消息见诸媒体,也就不难理解了。一切关注教育,关心教育的人,都在惊叹中国的教育出问题,我个人理解应该方向性的偏差。
二
教育的人本意识与宽容情怀。
我所理解的人本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习惯。调动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高一阶段我尝试把班级的管理事务大多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我是争取做“甩手掌柜”。高二上学期我是尝试把课堂也交给学生,每周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交给学生。这种放手的做法,是把成长的机会给学生,是把成长的平台给学生。实践证明我的想法与做法是有道理的。
从高一到现在,我已经做了三学期的甩手掌柜,班级管理,事无巨细,一律交给学生。我也并非无事可做,我是做精神引领,真正在“灵魂工程师”。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的体验 ,本着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思路,我认为:一个被学生认可的教师首先懂教育,一个被学生尊重的教师是教育的行家里手,一个被学生感激终生不能忘怀的教师是教育家。教育家是需要献身的,即把自己交给这个世界,把爱心交给学生,把思想灵魂交给未来。真正的教育家注定是不朽的。我觉得我应该做的是攀登一个成长的精神高地,我“攀爬”得越高,学生见到的也越高,一方面我作为一个教师在提高,一方面我与学生在共同成长。(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志就是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学生相同的心理年龄,否则,就是假冒的,或赏赐的。)为此,在高一学年,我的每一次班会都有备课,有话题。班会不是训话,班会更不是说教,班会是一次心灵之火的点燃,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平台,班会是学生锻炼的舞台。我的目标是把班会打造成我与学生都很向往,我与学生在班会课堂上是一种精神享受,是我与学生一次次成长的记录。
转眼高二,面对一个新集体,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
比如,班会课我不再扮演主角,主角理应是学生。班会课不能老是空谈,要有文化气息,生活气息。这些都有学生来谈,按学号顺序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课件,走到前台,展示自我,展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特别是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孩子,每位上台都让我眼前一亮。我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永远也无法了解他们。联系自身做学生的经历,我感到一个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了解是有限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而不了解学生,或不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师是很难做好教学工作的。因而,从这个意义讲,一个没做过班主任,或做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就不能成为完整的教育者。这些人充其量是个“技师”,至多不过是个好的“技师”。韩愈所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先后位次不可交替,轻重位次不能混淆。教育的首选是“传道”!
本学期另一尝试:由学生走上讲台答疑解惑。初步实践,大受欢迎!
班主任负责安排一课时(语文课),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学科课代表负责牵头,组建相关学科学习提高小组,专人负责选题命卷,分发全班同学练习,再由命卷人上台解析。命卷要求按难易一定比例分配题型,大多数同学未领会,下次再练再讲,如此反复,直到绝大多数通过为止。第一阶段,每周开一次信息交流会,直到把参与者推进“轨道”。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通过两次统考,相关学科在年级位次明显上升,位居年级前100名、前200名的人数优势明显加强,同学们很兴奋,我也很兴奋。这种“兵教兵”的做法果然灵验。在期末“班主任寄语”中我的说法是:“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善于总结,志存高远.”
也许是岁月无情,二十五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感到做教师艰辛不易,一种职业操守的艰辛,一种想做点事情并做成事情的不易。一个普通教师的崇高与卑微。忠于职守的崇高,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的卑微。贯看秋月春分,权贵也罢,富豪也罢,转眼成空。此生夫复何求?做一点有益的事,求得良心的安宁。我常常告诫我的学生:这世界古往今来变换万端,只有一样未变,就是人性。其实当着孩子们面,是不可放言无忌的,其实,人性也似乎变了,仔仔细细想一想本质未变。看看这纷纷扰扰的人世,似是而非的东西真不少!这些是教育的题中之意吗!寻觅若许年,豁然觉得不仅是而且是核心命题——人生命题——人本教育。
近几日两次接待05届与08届的学生,感到很亲切!很欣慰!我对他们说,你们来看我,我就请你们吃饭。和学生在一起我很自在,很有成就感。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岁月把我托付给了我的学生,我的生命是是属于学生的。我整日做着教化学生的事,没想到把我自己也化在其中了。看看周围和一样人有很多。这就是教育的境界吗?我仍旧要思考,要做下去。
也许豪情不在,这学期未曾对任何学生光火,学生的那些小毛病在不放在心上了。反而越来越感到孩子们很可爱,反而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些不是孩子的人俗不可耐。对学生的宽容之心就油然而生了,自自然然就宽容起来了。如果这也是境界,那么这种境界莫非是熬出来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