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语文教育的兴趣结

作者:董一菲  时间:2010/3/19 12:16:37  来源:shaojie 转发  人气:675
  语文教师是学生认识、了解历史文化的中介,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因为我们而喜爱历史文化,那是我们莫大的幸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
  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魅力指数来自于他的学识、修养、语文积淀、才情和语文教学智慧,更来自他对母语的深深的爱。一个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不断地行动和思考,拥有自己的教育艺术、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才会走进语文的殿堂,用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用善感的心灵感受,用敏感的耳朵去倾听。
  要打开学生的兴趣结,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不能绕过:学问、识见、人格、激情、幽默、口才。语文教师必须是个博学者,天文、地理、文学、掌故,一字一词一句一篇一章,经纶满腹。试想教育的神话西南联大的名教授哪一个不是博学者,金岳霖、闻一多、刘文典、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汪曾祺先生在回忆西南联大老师的文章中说:闻一多讲唐诗最叫座,因为他作为学者的学识底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闻一多讲晚唐诗可以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这超人的识见使人耳目一新,听闻先生讲座的学生“满坑满谷”;而罗庸老师上课更是神奇,他不带片纸,不仅能背所有关杜诗,就连仇注都能背下来。如此博学,风雅之士,别说在中学讲台,就是在大学讲台也几乎要绝版。
  西南联大为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西南联大是国难深重时文化和科学薪继火传的一种精神象征,也是一段彪炳千秋的精神史话,西南联大的“囊括大典,学术立人”的学术教育,至今闪光着耀眼的光辉。
  中学语文教师也只有重学问、重学术,剔除匠气,才可能使语文教育产生神奇的魅力。
  只有学问,没有识见,那是书呆子,是腐儒,识见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见解,一个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才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任何文本都是要经过语文教师独特的情感过滤,经过他的“第三眼”的观察,都是要经过心灵的催生,作用于灵魂,方才能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有带上教师独特的智慧烙印和精神烙印的课堂才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一位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善良、慈爱,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也源于对事业的忠诚。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这种自然率性,这种教育的浪漫,浪漫的教育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品质,浪漫使我们远离大地,使我们精神飞翔,语文教师的浪漫可以点燃智慧和激情,使我们和青春同行。当年闻一多先生讲《楚辞》,每每在课堂上饮酒痛哭,可谓“真名士自风流”。一个优秀的人是不能缺乏浪漫情愫的,没有浪漫就没有毛泽东的红色中国,没有浪漫就没有巴顿的出神入化的战略战术,没有浪漫也没郭晶晶的碧池上完美的腾跃,让我们把浪漫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田吧!
  语文教育生涯是语文教师永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以激情才能点燃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这正是对燃烧的激情的诠释。
  有激情的语文课堂,才能完成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才能调动师生巨大精神潜能。
  幽默使语文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学生的心里梦里,幽默使课堂灵动、飞扬,使课堂温暖温馨,幽默化干戈为玉帛,幽默化秋风为春雨,幽默会使语文教师举重若轻,用四两拨千金。
  口才是语文教师的当行本色,口才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要描摹一领绘声绘色,呼之欲出;要抒情就要痛快淋漓、排山倒海;要议论一定要点石成金、画龙点睛。要简当简,要繁当繁;要文采一定要惊彩绝艳,要朴素一定要素面朝天;要凝练惜墨如金,要渲染泼墨如水;要俗则一片天籁,要雅则倾国倾城。
  我赞成胡适先生的话:多做点学问,少研究点主义,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够在“学问、识见、人格、浪漫、激情、幽默、口才”上多下点功夫,少研究一点所谓的教学流派,少盲目地跟风,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语文教育家就指日可待了。当然治学之路是漫长的、艰苦的,甚至是寂寞的,我们至少要读十年的书。
  余秋雨的散文自成一派,有无数人模仿,却无人能超越。这一切源于他在“文革十年”,别人“造反”,他回到乡间,在茅草屋苦读十年书,于是他的散文有深度、有厚度、有高度、有气度,无人能敌。
  清史家阎崇年也是如此,十年的苦读,面壁十年,走出了的是清史大家。
  如果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走上讲台之后再潜心读十年书,我们再谈语文教学的时候,也许我们才些许有点底气,我们也许才有点“太极”的味道,而不至于对一些花拳绣腿津津乐道,贻笑大方。
  武林最高境界“人剑合一”,语文最高境界“人书合一”,于是至法无法,达到化境。
  孔子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语文教师用生命爱着语文,集“学问、识见、人格、浪漫、激情、幽默、口才”于一身,那么学生的兴趣结会轰然打开,这才是真正的芝麻开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