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不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景中学:岑笃良 时间:2010/4/25 10:33:57 来源:cenduliang 原创 人气:445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所谓“全面”,就是教师输给学生的“营养”要齐全,不能只给“蛋白质”,不给“维生素”。因为“营养”不齐全,人就不健康,就要闹出毛病来。而作文考试中的“文体不限”会导致学生的作文“营养不良”。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一个典型事例。
有一个转校的学生,在中考作文复习中,她写记叙文写得不错,但当复习到写说明文和议论文时,她每次都写成了记叙文。由此可见,这位学生只会写记叙文,不会写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此可知,这位学生平时作文只练记叙文,不练说明文和议论文。而《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的要求是“会写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和“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可见这位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试想,这位学生初中时不会写“简单的议论文”,高中时怎么会写“议论文”呢?大学时又怎么会写“论文”呢?这对她以后升学或工作都极为不利。
再从考试的导向和结果来看。由于“文体不限”,教师平时只教记叙文,学生平时只练记叙文,考生就能随便应付作文考试;由于“文体不限”,考生考试时只写记叙文就行;由于“文体不限”,考生其他文体即使“文盲”,作文照样可以拿满分或高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作文能力的“营养缺乏症”。
去年,有些省市的中高考作文题开始出现“写议论文”的规定。这是对“文体不限”的率先否定,有利于引导师生全面地教与学。
总之,中高考是平时教师教学教研和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因此,中高考出题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为原则。作文题是这样,其他题也应是这样;语文科是如此,其他科也应是如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