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点一盏心灵之灯

作者:佚名  时间:2010/6/23 23:44:00  来源:856zyh 原创  人气:593
  高一新生发校服了,瞧他们领衣服时的兴奋劲儿,这么穿那么试的,觉得很新鲜,不等老师要求就自觉的穿上了。可是,没有过两天,学校、老师要求学生穿校服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不愿意穿了,老师一问总是有很多借口,特别是一些爱美的男孩或者女孩,老师一提醒他们穿校服,他们还特反感。我在班级很严肃的强调了这件事,道理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没有穿校服。一天早读的时候,我来的比较早,一看班级仍然有两三个学生没有穿校服的,当时我真的很生气,真想大发雷霆。但是我转念一想,与其生气训斥他们逆反着不穿,不如让他们自觉穿上。于是,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默默的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好孩子都穿校服”。然后,我就出去了,不一会儿,我再进班级的时候,有两个学生穿上了校服,另一个学生主动到我跟前解释,说校服洗了没有干,保证下午一定穿上。我真诚的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因为你是个好孩子”。下午的时候,我再到班级看,同学们都穿上了校服。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是夸大的。对学生的教育,不在于你的声音有多大,不在于你的训斥有多严厉,也不在于你的惩罚有多严格,而在于你的教育方式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你说的话是否说到了学生的心理去,你的教育在学生的身上是否发挥了作用。“90”后的孩子,心理特别脆弱,在家娇宠惯了,如果用强力制止某些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尤其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在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受到激励的学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其实,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也渴求被认可,被表扬,学生也需要有一种成就感。老师适时的鼓励,他们感觉到被认可了,得到了肯定,他们的心情是愉悦,当然,你的话他也就听进去了。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学生做真诚的朋友,彼此间敞开心扉,及时的沟通交流,老师就很容易的抓住契机进行适当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的时候,主要是进行鼓励式的赏识教育。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勇敢发言,大胆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张扬个性,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亦是鼓励多于批评。比如,我了解到有的学生在某节课上睡觉了,我就告诉他们易中天说的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我们每天上演的都是现场直播”。时间如流水一样,不能因为我们睡觉了而停留下来,由此我们落下的要学的知识要想弥补是要付出代价的。作为班主任,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经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去做不求回报的善事,自会有美丽的结局。”也许,老师的一席话,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我只想能为学生点一盏心灵之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