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引路:把沙包丢进我回忆的风中

作者:重庆 罗化清  时间:2010/8/15 20:06:29  来源:cqwzzm原创  人气:1877
  【范文】
  把沙包丢进我回忆的风中
  雪小禅
  那天小学同学聚会,忽然说起小时侯玩过什么,大家感叹:我们玩的东西那么有限,几乎不用费父母一分钱。
  为什么我忘记不了那些寒酸而快乐的日子呢?就像我玩过的沙包,其实早就丢进记忆的深井里了。什么时候想起,都有软软的酸疼在那里。
  ——放学后,我们随便谁嚷一嗓子:“丢沙包了”,都来不及吃饭,慌张地跑到一起,然后丢了起来。
  两边是两个扔沙包的人,中间可以有很多人,打上谁,谁就要下来,然后替换两边的人。
  而那小小的沙包,不过是一个长约5-10厘米的正方形,用碎布缝制的,大都是大人们再也不用的布头,以蓝色和绿色、灰色居多,那个年头,应该就是那种颜色吧?偶尔有一个艳丽的沙包,便遭到大家的嫉妒,也坏得快,因为里面装满了沙子。所以,有时沙包打在身上也是很痛的,可那种痛,是快乐的痛,下去的人,拼命地想打中上面的人,而在上面的人,奔跑着躲藏着,左右躲闪的过程中,快乐的尖叫一声声传来,真是快乐如风的童年,当我们带着一身臭汗回家时,想的是,明天,明天什么时候可以再玩儿?
  那时,有个叫于二妮的人被我们叫做笨猪,她永远打不到别人,所以,永远是在下面丢沙包的,有一次她几乎哀求我们说:“让我上去一次吧,好吗?只要一次。”我们没有答应她,反而骄傲地说:“凭本事啊,有能耐就打到我们啊。”非常地自负,她就那样一直打着,一次也打不着……
  后来我们考上不同的中学分开了,再后来,我听到的消息是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出了车祸,十六岁的于二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对别人说过,如果能让于二妮活过来,我可以永远让她在上面,我在下面打。
  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就像我们的童年再也不会回来了,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再来的,何况时光?
  那天看到邻居的孩子玩儿美国的机器人和韩国的流氓兔,我问:“你玩过沙包吗?”他抬起头说:“什么是沙包啊?”
  我没有和他解释,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玩着他们孤独的玩具……他们不知道,一个不要钱的沙包,可以让整个童年那么闪亮,可以让一帮小伙伴玩出一身臭汗来,到今天我才明白,我是多么怀念那一身臭汗啊。
  (选自《楚天金报》,有删节)
  【引路】
  童年是一条河,流淌着人生最初的梦想;童年是一座山,蕴藏着丰富的矿藏;童年是一首诗,充满怀想与感伤。本文作者讲述了童年扔沙包的一段往事,“寒酸而快乐”,“痛并快乐着”,而当看到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人孤独地玩着时,心中不免生出一丝伤感,生出一份对童年的眷念。
  本文线索明晰,叙事清楚,过渡自然,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朴实,却饱含真情。
  【技巧点拨】
  一线串珠,脉络分明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线索设置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记叙文常以人物、实物、事件、地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本文以实物——沙包为线索,叙写了“我”和童年伙伴“丢沙包”时的欢乐,由此引出童年伙伴于二妮及看到今天的孩子一个人孤独地玩着他们孤独的玩具所生的感喟,全文脉络分明,过渡自然。
  精心选材,小中见大
  童年,可供写作的东西太多了,但又觉得那都是一些平凡小事,没什么值得一写的。其实不然,本文叙写“扔沙包”这样的小事,为何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作者紧扣中心,精心选材,小中见大。文章写“丢沙包”游戏,表现童年的快乐;写于二妮,生发伙伴已去,时光不再的伤感和惆怅;写今天的孩子身上不见了我儿时的快乐,表达心中对那段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回想你的童年生活,你因无知做过傻事吗,它给了你什么教训?你因天真做过错事吗,它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受到过什么委屈、误解吗,它对你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伤害过他人或他人伤害过你吗?这种伤害对你或他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你有没有一件特别想告诉别人的趣事?……用心思考,精心选材,小中见大,你定能写出一篇佳作。
  (引路者:罗化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