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柱”永远是 “南天一柱”
作者:佚名 时间:2010/9/24 11:01:19 来源:激情燃烧的岁月 转发 人气:367
“南天一柱”美丽之传
南天一柱”是袁家界的一个景点,袁家界是张家界的一个景区。“南天一柱”是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名“乾坤柱”。
有传说讲,它是“共工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的“天柱”一截,被派遣到这里来独撑南天。清宣统元年(1911年),当时的崖州知州范云梯就根据上述说法,题刻下“南天一柱”这四个大字。
另传很久以前,陵水黎安一带海面上恶浪翻滚,渔人出海往往船翻丧生。王母娘娘的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渔民的生活从此安定美好。王母娘娘知道后,便派雷公雷母抓两位仙女回去,二人不从,化为双峰石,矗立海上继续为渔民引航。雷公大怒,轰的一声将双峰石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三亚的“天涯海角”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南天一柱”蕴涵了极深的历史文化元素。
“南天一柱” 改名之波
张家界的“南天一柱”的绝伦惊险,直插云霄,令人惊叹不已。 “南天一柱”的命名,平添了很多浪漫和神秘色彩,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
云雾缭绕、美丽壮观,山脉如在空中漂浮……这是《阿凡达》中的经典场景“哈里路亚山”。 “阿办”的成立,标志着张家界市的旅游事业正式进入“阿凡达年”。推出“阿凡达-潘多拉神奇之旅”“阿凡达- 哈里路亚山玄幻之旅”“阿凡达-悬浮山神秘之旅” “南天一柱”被确认更名为阿凡达“哈里路亚山”。此举引来各界关注和争议。对景点更名之举,高达92%的人不能接受“哈利路亚山”
“南天一柱”之感
实际上人们是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改的,,一切都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生的,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将“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 是逐利的“炒作”行为,这是营销手段,随意改洋名表现出文化短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不能缺少文化自信。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苦心酝酿而打造出来的一件杰作,“南天一柱”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南天一柱”来由也大多有着典故与人文色彩,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假如仅仅因为一部电影取了景,便急着改名换姓,《阿凡达》只是一部影片,其价值如何可以和张家界优秀文化遗产相比?再说张家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景区管委会凭啥自己就改名了呢?要走向世界就得取个洋名?这叫什么理论呢?谁有权为“南天一柱”更名?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很可能是因小失大。张家界要走向世界,凭本身的美丽景观,不需要改名。
事实上,因为电影《芙蓉镇》,湖南王村从此便改名,成为旅游景点,这说明因电影而改地名也算是有先例的;而最近因为曹操墓引发的各地“古墓热”,依然如火如荼,各地都在想方设法为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而“正名”。这些“正名”行动的背后,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创造更大的旅游收益。
要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力;莫崇洋媚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树立我们的民族品牌,坚持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特色文明;改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能只重视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扎根传统,博采众长;远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嘛。追求经济利益,不应该突破文化传统的底线;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频频出现“中国元素”,当下美国流行的“中国热”,足以说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得到西方的肯定,而且已慢慢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反而,在国内,有些地方却缺乏自信,把中国名改成洋名而自喜,把中国语改成洋语而自豪,这不是崇洋媚外,就是自甘堕落。
张家界是这次改名风波中的最大输家,不仅丢掉了尊严和自信,而且背叛了历史和人民,也将成为千古笑谈。
“南天一柱”永远是“南天一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