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5北京春考试卷看语文考前复习
作者: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陈俊 陈静| 时间:2005/4/6 21:30: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17
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对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作出了重大调整,具体表现为,考纲取消了考试内容中的★号,取消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取消题型示例,取消赋分规定,以给各单独命题的省份更大的自由和空间。这一点在05北京春考语文试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纵观这份试卷,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
一、结构调整,分值变化
05北京春考语文试卷在结构上作了重大调整,将通常放在第一卷的科学文阅读放到了第二卷的现代文阅读之前,使阅读板块相对集中。由此,第一卷的选择题变成10题,其中古文阅读增加一题由4题变成5题,与基础知识平分天下。经过这样的调整,整个试卷形成了“语知——阅读——作文”的严谨结构,使得试卷布局更趋合理,符合考查规律。
随着结构的调整,各板块的赋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于题量的减少,第一卷只剩30分,第二卷赋分相应增加,增加的分数散布在各大题中,使得第二卷各大题的 “含金量”大大增高。
二、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
继03年第一卷由15题减少到14题后,05北京春考试卷又大刀阔斧地将第一卷的选择题一下子减少到了10题,大大减少了客观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份量。随结构调整而进入第二卷的科学文阅读也一改纯客观题的形式,呈主客观各两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就加大了第二卷主观题的答题量。同时,科学文考查的“比较文学”的内容也显示出阅读考查涉及的面也在变广,对考生理解选文,提取和整合文中重点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名言名句默写加强
在这次调整中,名言名句的默写继续得到了重视,题量增加,分值加大,由以往的“三选二”变成“四选三”,分值也增加到6分,这是从未有过的。这个变化将引导教师和考生更加关注课本,回归课本。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试卷中其他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第2题将错别字放到了语境中来考查;第3题词语选择不局限在两个近义词的选择,而是出现了三个;第4题只考查了成语,没有出现熟语考查;新加入的古文阅读第8题考查了省略句;第二卷翻译题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古文的断句,且分值较大,有5分之多;倍受关注的文学常识考查并未出现;第六大项语言表达题并未出现新题型,所考查的压缩语段、句子仿写、命题续写都是传统题型;作文仍然是话题作文。
总的来说05北京春考的这份语文试卷稳中有变,且变化不小,令人耳目一新。针对如此变化,如何来做好考前复习,这份试卷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索。
首先,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进行,试卷形式的改革,试题的创新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冷静对待,一方面不必为新面孔的出现而感到恐惧急躁,这毕竟是一种尝试,同时,也不能置之不理,它必定会对江苏卷的走向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应随着这种变化的趋势,在最后复习阶段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试卷结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从老式模拟试卷的套路中解放出来,对试卷重新进行优化组合,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适当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无论考试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一份试卷,我们都能做到处惊不变,从容应对。
第二,在语文复习冲刺阶段,应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课本知识的回归,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情呼唤,也是高考语文改革的切实需求。05北京春考试卷中名言名句分值的加大,题量的增加提醒我们应去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在二轮复习大量的模拟训练中腾出手来回归到对课本内容的再度把握,填塘补缺,夯实基础。在高考中对诸如名言名句考查这类源于课本的题目要有把握拿高分,拿满分。
第三,客观题量的减少和主观题量的增加是高考能力考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这必将使得主观题的答题量有所增大。和记住一个字形,熟记一个成语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忽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试卷调整,现阶段我们应注重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训练考生速读和精读的能力,训练考生迅速提取阅读材料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训练考生准确把握语言组织答案的能力,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得分率。
最后要指出的是,高考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只是一个形式,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卷面书写与规范答题的训练,注重考试心理与考试状态的训练,满怀信心地迎接高考语文试卷的到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