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有讲究,作用细斟酌——现代文阅读技巧谈

作者:不详  时间:2011/4/26 2:26: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930
  就文章开头设置题目,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如何解答这一类型的题?下面结合具体的联系略作说明。
  一 练习回放
  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
  张鸿勋
  ①那天早上发生了日食,我看到了现场直播,也看到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宣传。五百年一遇,很多人都说太幸运了,太震撼了,有的甚至说,太值了。尤其是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感觉看到了极大的奇迹。
  ②我问朋友:日食是什么?很多种答案,有一位朋友回答:是影子,是月亮的影子。我再问:一个影子,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欣喜若狂呢?答:是感觉到一种重见天日的欣喜。
  ③人们通常认为一些很不寻常的事情才是奇迹,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和日食一样的所谓的奇迹发生,而每一缕新阳光照耀到的都应该是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
  ④说到阳光,我想起了第一次下矿井,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在极为寂静的井下500米处,头上的矿灯照射出隐约灯光,周围异常安静,只有近处岩层渗出的地下水发出的“叮咚,叮咚”的声音,掺杂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掘煤的爆破声。
  ⑤那个矿井和后来我去过的其他矿井不同,煤层质量虽然很好,但是非常薄,是斜带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高,上下都是岩层,进去之后必须趴下来手脚并用地爬行。我们爬进了矿工俗称的“掌子面”,也就是工作区。一线矿工在这里把小型爆炸后崩落的煤块向外搬运。我第一次体验了矿工是怎样工作的,也趴在地上比划了两下,发现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他们像是地层深处的蚯蚓。
  ⑥我们实在待不下去的时候,准备上来,钻入上下有铁板、周围一圈铁栅栏的吊笼,这就是电梯了,除了没有楼层显示以外,电梯速度很均匀,嘎吱作响,500米,相当于一百多层楼宇的封闭电梯,手抓着吊笼上冰冷的螺纹钢,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当吊笼从地面升起的刹那,刺眼的阳光洒在我们每一张黧黑的脸上,我们全眯起眼睛,眼泪流下来。走出吊笼,我在台阶上静默良久。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感动,应该和看到日食没有什么不同,再重复一次:每一缕阳光都应该照耀到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
  ⑦如果我们还有解不开的烦恼,去体验吧:如果你觉得自己郁闷得要自杀,带点好吃的去一次儿童医院的白血病病房;如果你觉得自己病得比较重,带点玩具去看看脑瘫的孩子;如果你痛失了亲人,去看看地震灾区人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学业或者工作不堪重负,下一次矿井吧。说多少劝解的话都没有意义,真的,请体验一次:请暂时把你认为不可解决的烦恼扔开,去一趟,我保证你会把烦恼彻底抛开,拍拍灰尘嘲笑自己。
  ⑧因为,这是我曾经的体验。   (摘自2010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问题: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写日食现象?
  二 设题分析
  一般有两种方式: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写****?  作者在开头写****有什么作用?
  三 解题指津
  首先,应大致了解题目开头的主要模式。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2)采用议论抒情的方式。 3)以描写人物或景物开头。4)采用问句开头。5)借用歌词、诗词、名言警句或讲一个故事。6)采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手法。
  其次,清楚文章开头的主要作用。1)点题,总领全文。2)引起下文。3)烘托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4)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5)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形象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思考。
  再次,明确开头的两个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答案。
  四 答案示例
  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说明:答案有两个要点:内容上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的作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五 病例分析
  1)对比,写出了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忽略了“开头”这一因素,写“日食”的目的,文章的第三段说得很明白,并且在第六段也有相应的表述:“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感动,应该和看到日食没有什么不同”。)
  2)看到日食,会发现阳光明媚给人生带来的喜悦。(只是看到了个别句子,缺少全局观念)
  3)开头写日食人们以为日食的出现是个极大的奇迹,而平常的事情不是奇迹。(这个答案不得要领,出错的原因同上)
  4)以日食现象为起因,体现了我们第一次的欣喜。
  5)因为开头写日食现象与题目相对应,还有就是让读者感到身边有许多奇迹。
  6)因为为了突出日食的少见与奇妙,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的作用没有把握好。)
  7)因为日食是一个五百年一遇的景观,而且重见天日的那一刻,人们就像一条新生命。(语句不通,答案根本没有注意到开头两个方面的作用)
  8)写日食已经把全文的意思都概括了,是中心句,承上启下。(不是中心句,在开头,怎么可能是承上呢?)
  六 几点说明
  1、答案要围绕着开头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2、注意分析文章开头的方式,增强答题的针对性。
  3、语句要通顺,并力求简明。
  4、要有全局观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