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道,得道,传道
作者:成都列五中学语文组 曹方觉 时间:2011/9/26 12:41:08 来源:fangjue201原创 人气:352
这是一个认识了好些年的女教师,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退休。当时在一所民办学校里边任教。那是一个小雨天,我因为看一个朋友,来到这所民办学校。在学校大厅里,朋友正跟一个女教师说话。于是,介绍我们认识。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精致的雨伞,墨镜,爽直的说话风格。
后来,交往多了,我惊讶于她年轻的心态,脱俗的衣装,保养得很好的面容和肌肤,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她的故事,以及一些人说她强势的闲言。
再后来,她因为种种原因离开这所学校,第二次退休了。但是,很快,我听说了她在报社值守心里咨询热线的消息,看到了相关的报道,大幅的照片,整版的文章。又听说,她学习了国画。开始在培训学校教国学,教作文。因为自己的原因,虽然我也保持了对她的年节问候,却是渐渐的联系少了。
去年的某天,她突然联系我,让我给提供一些本市高三作文的资料。我复印好了资料,到一家公园门口见到她,这中间都隔了三个年头,她却没有变老,还是很好的保持了神采和外貌。我见她时,她的一身运动装的打扮,让我几乎以为认错了人。
冬天,她联系我,说是可以到我们学校为高三学生讲讲高考作文应试技巧。我心里暗自想,这真是多事,义务为人讲座,何苦来哉。出于懒惰和怀疑,我把这事情给推掉了。
又过了半年,算算是今年三月的一天,她给我电话,说是出了一套书,叫做《写作文就是写生活》,还问我是否可以帮着看看,提些意见。我很惊讶,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啊,要自己照顾生活,还要在外边上课,哪里来的时间精力写这样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呢?后来,她送了一套给我,是上下册两本的一套。
我初看了看,最惊讶的有两点,一是这书里边有好多真实鲜活的小学生作文,说的都是孩子的话,写的都是孩子的事,很多文章充满孩子气,天真透明,如同夏天荷塘里荷叶上滚动的晶莹的颗颗露珠,真真让人爱不释手啊。二是这书里边有好多的漫画,漫画的作者真的理解了书籍作者的意图,把作者所见的作文的道理,用形象直观的漫画表现出来了,漫画中的老师的形象,男孩小布和女孩小谷的可爱模样,让我这个尘虑萦心的中年人也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小学生们一定会一下子就会喜欢上,那是自不待言的了。
我是一个不大容易被征服的人,我想,这些作文再好,也不过是些城里孩子的小玩意而已,对中国广大的农村的苦孩子写好作文进而改变人生命运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罢。同时,那些漫画,也是看看而已,一个退休多年的女老师,能在作文理论和了解今日小学生心理和他们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方面有多大的建树;更别说设计出一套作文训练体系,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作文,让他们从此觉得作文不再是苦差事,让他们的作文不再拖考试分数的后退。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翻看这套书。没想到,我原来以为这书也不过是跟其他的作文指导书一样,多半是拼凑之作,而阅读的体验,给了我越来越深的印象:不是这样的,这是真正的呕心沥血之作,有自己清晰的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指导;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参考欧美日本生活作文理论;最重要的是,从今日小学生的真实生活需要出发,用叶圣陶的话来讲,真的是“钻到了学生的心里”去;然后,结合自己四十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设计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具体步骤,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孙绍振语),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了以后,自然会相信,本人所言不虚。当然,它没有像一般写作教科书那样去直接的介绍理论,而是把理论隐藏在具体的操作方法的背后,但是,真正的内行可以看到出,这绝不等于它没有理论,相反,在我看来,这个理论还是很先进的呢。
至于这个体系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用“一二三”来概括。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二”就是两个阶段,一是入门阶段,大约需要十节课,学生就可以把作文写得像模像样。回想我们小时候学习写作文,那是多门艰难痛苦的事情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的指导也是多么困难,到今天才知道,那个时候的办法,所谓模仿大人先生们的高文典章的办法,真的让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啊。让小学生丢开自己的真实人生真实感受不写,偏偏要去写一些革命的空洞的正确的废话,其对人的心灵的毒害比起没有写好作文又不知道严重多少倍呢!幸好,今天有了这样的好的指导书,从此中国的小孩子不至于再吃这样的苦,遭这样的罪了。当然,要先有人认识推广这样的好书哈。二是提高阶段,大约需要十五节课,据说,这样,学生就可以成为作文高手,至少是班级里边的作文高手。我看到在这位老师的作文讲座上,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作文,也就是十一二次课以后,他们上台念自己当场写的作文,真的使得我受到触动,使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把点石成金的方法交给了学生的神奇的老师啊。你如果不相信,可以看她的第九堂课的视频,这是没有加工的原始录像,虽然有些粗陋,但是也真因为如此,保持了原始的真实纯朴的可贵!
“三”是所谓三个方面的联系,一是指生活作文涉及的三个方面,也就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本书,好多作文,就是按照这三个方向分类的,学生也是在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发现了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中,那些或美或丑,或有趣或尴尬,或快乐或悲伤的题材,写出了那么多充满生活气息的好作文。二是指作文涉及的三个主体,也就是老师,学生,家长。这本书,在这个方面也很有特色,那就是真正把作文和对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教育结合起来了,尤其是在它的评语里头,从来不是板着面孔,说一些不痛不痒的术语,而是用一颗火热的心、智慧的心,一支饱蘸着感情的笔,在简短精粹的评语中给学生以关爱,以指导,以人生的启迪;同时,也间接的教会我们这些用这个教材的老师,什么是伟大的教师之爱!据说,在这个老师的讲座中,好多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好多家庭从此改变了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有好多老师在默默沉思以后,写下了改变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感想和思考。
我相信,这个体系也是会适合农村的。只是,因为作者自己教学实践的场所的限制,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尝试。而生活是哪里都有的,生活的道理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非常希望,有农村学校的老师和朋友,有农村的家长,看到这套书,接触这个体系,从相关的网站(这位老师也办起了这个网站),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共同来推广这个体系。那个时候,不仅是我们的疑问可以消除,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广大的农村孩子受益,而这才是改变我们的教育,对我们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大好事啊。
恐怕,这个也是我写这篇感想的大功德了。
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规律性。找到它,把它揭示出来,按照它办事,我们就可以无往而不胜。段老师的这套书,在揭示学生作文的规律性方面,确实开辟了一条可望走通的路。我们需要的是,学习,体会,然后来验证,当然,如果可能,补充,完善,扩展,订正。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教师,有此青春的心态,有此创新的作为,用她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给我们昭示了什么是美好的教育人生,我们后学晚辈还有什么说的呢?
我们只有在敬佩之余,守住我们的园地,做好我们的事情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