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备考的几个重点

作者:甘肃省华亭一中 郭凤歧|  时间:2005/4/21 20:00: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43

 

  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于新,在于活,在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新和活的作文命题要求体现时代精神,表现人性的灿烂,呼唤人文的回归;同时,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写出自己的创造精神,从而做到使笔下的文章充满真诚,充满爱心,富有人文底蕴,富有生命的灵性和律动。鉴于此种认识,笔者对2005年高考作文备考的几个重点作一简析,以期对广大教师和考生有所启迪。

  重点之一:关注生命

  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由于受传统和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的意识呈现出了空白,其结果便是青少年普遍的、程度不同的存在的人格方面的缺陷,他们自律意识不强,道德意识淡漠,价值观念紊乱,言行举止失范,乃至于迷失生命的价值。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因成绩不佳,和父母赌气而轻生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残杀亲人者亦屡见报端。究其根源,便是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珍惜生命的意识的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没有树立起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良好意识。
提倡培养生命意识,就要从认识生命的珍贵和伟大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在珍惜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以宽泛的人道主义 热爱自然、热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文题设计】
  一、大庆市某银行一女职员,面对歹徒,巧妙周旋,以即万元的代价保住了银行巨款。事后,单位开除了他的公职和党籍,理由是她没有以生命相搏。
请以“生命的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这位女职员做法的态度,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二、法国哲学家居友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爱,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分散给别人,这就是生命开花。”
请以“生命开花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三、据报载,珠海某电子公司的韩国女老板金珍仙,以工人在工休时没按规矩办事为,逼迫全体工人下跪。面对淫威,在场的中国员工纷纷下跪,只有来自河南农村的23岁青年孙天帅一人没有下跪。他以失业为代价换到了生命的尊严。
请以“尊严无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重点之二:关注社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忧患意识不能丢。大语文教学观对此论述系统而深入,尤其是新大纲及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放到了重要位置。因此,中学生更应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对待生活、对待社会。最近一个时期,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载人航天飞机的上天、“新奥运,新北京”、西部大开发、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等话题仍然是媒体报道的热点,也是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这自然应是青少年关注的热点。此外,台独势力的猖獗、法轮功的垂死挣扎、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乃至于教育、人口、环保等问题,均应是青少年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些话题以身边熟悉的社会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这对于今后语文教学的导向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题设计】
  一、《光明日报》署名文章称:腐败导致清朝从盛世走向衰落。清朝愈演愈烈的贪污腐败之风刮得英勇无敌、剽悍善战的八旗子弟成为挥金如土的败家子,也使原来简洁高效的官场变得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文治武功俱废。
请以“良心•良知•良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二、香港《亚洲周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在“非典”的痛苦反思中,中华民族要彻底洗刷脏乱陋习,洗刷背后的自私与散漫,洗刷心灵的阴暗,进而奉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建公德心,培养尊重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啊,日常生活中陋习的多与少,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好与坏。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以“令人不安的陋习”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三、萨特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声明拒绝领奖,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则是最主要的原因。黄永玉曾经在致曹禺的信中说:“我不喜欢你解放以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个小溪,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是啊,势位、荣誉对所有的人进行着实际意义上的改造。当然,这个过程包含的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心理等因素,很难梳理,也不应简单地以道德尺度来衡量。对以上不同结果的事例,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以“荣誉的光环与人格的阴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重点之三:关注科学

  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系统而有效的科学意识的培养,是中学教育的神圣职责。对学生进行走近科学、关注科学的教育,力求使学生树立科学既是知识系统,更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认识的结果,更蕴含着求索精神的观念。因此,科学精神的本质并非证实真理,而是不断的发现和更新真理。同时,生活中离不开科学知识,只有以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理性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战胜愚昧,创造
未来。
  【文题设计】
  一、赵玉芬是研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化学家,在漫长的研究道路上,遇到的曲折和险阻不可胜数。可是,当有人问她,做了多年化学研究,会不会感到枯燥呢?赵玉芬笑了:“科学家最大的兴趣是老想问事物背后的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每天都在问一个为什么,当追究为什么的时候,你从不会感到枯燥的”
请以“科学的星光是一种永恒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二、学者令人钦佩,因为他们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那么学者治学的秘诀何在?胡适先生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张中行先生说:“心在天上,脚在地上。”范文澜先生说:“‘天园地方’━━‘天园’是灵活的头脑,‘地方’指钻研的精神。”三位学术巨擘之表述,言简意赅,各具情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以“认识与实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三、一个常掀书本的人,实质上是不断审视着第二种生活,像端详镜子的深处那样寻找着自己喜爱的人物和自己思考的答案,那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别人的命运和别人的勇气来比量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不断惋惜、疑惑、抱怨、笑、哭、同情和参与其中──这就是书在开始起感化作用。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以“我的读书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慨、发表议论等,但必须与话题相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